[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9924.2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8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方程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G08B13/00;G08B13/02;G08B13/196;E05B45/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祁建国;梁挥 |
地址: | 610021四川省成都市红星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大厦 系统 及其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包括大厦的安保中心,楼层中继节点控制器,室内子系统,楼层中继节点控制器通过总控制器接入安保中心,室内子系统通过楼层中继节点控制器接入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室内子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存储器、网络适配器、电控锁以及室外指纹传感器;
电控锁具有备用钥匙,并检测钥匙孔是否插入钥匙和/或是否使用钥匙开门,用于判断电控锁是否出现险情,为向安保中心报警提供依据;
室外指纹传感器,用于室外指纹开门;
网络适配器和楼层中继节点控制器连接,用于向安保中心报警;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处理模块供电;
电控锁、室外指纹传感器、存储器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楼道监控点和/或远程报警中心;
楼道监控点通过楼层节点控制器接入通信网络;
远程监控中心与安保中心连接,用于安保中心进行远程报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子系统还包括报警器和/或室内监测节点以及信息接收模块;
报警器,用于室内出现险情时报警;
室内监测节点,用于室内出现险情时向信息接收模块发送险情报告;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向处理器转发险情报告;
报警器、信息接收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到室内监测节点发送的险情报告后,启动或中断处理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麦克风和室内麦克风,以及喇叭;室内麦克风、室外麦克风以及喇叭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
室内麦克风,用于主人通过网络适配器以及楼层中继节点控制器和安保中心通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该摄像头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监控到来访者使用非正常方式对门进行操作时报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处理模块连接的室外键盘/显示,以及与处理模块连接的室内键盘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个人电脑;存储器还用于存储工作日志,个人电脑用于下载工作日志供主人浏览。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指纹传感器,用于室内指纹管理,并解除主人用钥匙开门时触发的报警。
10.一种智能大厦安防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安保中心进行报警监测,如果接收到室内子系统中电控锁出现险情的报警,则对报警进行处理,否则继续进行监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安保中心如果接收到楼道监控点的报警,对该报警进行处理,否则继续进行监测。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智能大厦安防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安保中心接收到室内子系统或者楼道监控点报警后,向远程报警中心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方程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方程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9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式装车滑道
- 下一篇:永磁无齿轮电梯曳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