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0098.3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S·佐默;W·弗赖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芬豪泽机械工厂有限及两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0 | 分类号: | D04H3/00;D04H3/02;D04H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德国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生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连续长丝生产无纺布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连续长丝由热塑性材料构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由于具有近似连续的长度,连续长丝不同于短纤维,后者长度明显较短,例如为10-60mm。连续长丝通常是使用纺丝装置或喷丝头进行生产。
在生产实践中,基本上会使用短纤维来生产大体积的无纺布即“高蓬松无纺布”(high loft nonwovens)。在此情况下,通常会使用连续流动法通过热空气来粘合纤维团。这些无纺布特别应用于卫生行业(例如用作尿布的分散层)和过滤器中。曾经尝试过用连续长丝来生产相对较厚或体积较大的无纺布,其使用的是带有天然卷曲的多组分长丝。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得的长丝团或无纺布具有不规则或不均匀的结构。这至少部分地归因于如下事实,即卷曲作用会导致收缩力,该收缩力导致长丝团或无纺布的折裂。这样的产品是不能被接受的。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连续长丝来生产无纺布的方法,凭此方法可以生产出结构非常规则或均匀的厚重或大体积的无纺布。此外,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相应的生产装置。
为了实现这个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连续长丝来生产无纺布的方法,其中至少某些长丝具有一些天然卷曲。
其中,长丝被堆积在输送装置的堆积区域以形成堆积的长丝,并且该堆积的长丝被输送装置向粘合装置的方向进行输送。
并且,在堆积长丝的表面产生沿堆积的长丝的输送方向流动的气流。
大体上,完全由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无纺布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制造出来。然而生产含有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和无卷曲长丝的混合物的单层无纺布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在多层无纺布中,单个的层可以由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或是无卷曲的长丝,或是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与无卷曲的长丝混合形成。适当地,按照本发明的多层无纺布包含至少一个完全由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构成的层,或是由天然卷曲的长丝与无卷曲的长丝混合构成的层。
该连续长丝最初从纺丝装置或喷丝头中纺出,然后这些长丝被适当地冷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长丝在牵伸装置内进行牵伸。特别地,冷却和牵伸可以在冷却牵伸联合装置内进行。在长丝被堆积到堆积区之前,它们优选被引导通过一个扩散体。该扩散体被安置在牵伸装置或冷却牵伸联合装置与堆积区之间。从纺丝装置中产生的长丝最好通过Reicofil III法(DE-PS19620379)或ReicofilIV(EP-OS1340843)法进行处理。
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特别指的是长丝或双组分/多组分长丝,其在牵伸后会产生卷曲。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牵伸力或气流牵伸力不作用在长丝上,卷曲就会立即产生。这时卷曲最初可以是发生在堆积之前,例如在牵伸装置和堆积区之间,特别是在优选布置了扩散体时。这些在长丝被堆积之前产生的卷曲被称为“初级卷曲”。然而特别地,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可以在被堆积后(进一步地)产生卷曲。这些在长丝被堆积之后产生的卷曲被称为“次级卷曲”。本发明范围内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是指在被堆积在输送装置上后,在释放张力的状态下具有小于5mm曲率半径的长丝。这些长丝在其绝大部分长度上展现出相应的具有前述曲率半径的卷曲。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实施例,该带有天然卷曲的长丝优选为并置型的双组分长丝或多组分长丝。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偏芯(acentric core)/覆层配置的双组分长丝或多组分长丝也可被用作天然卷曲长丝。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是长丝的卷曲(带有天然卷曲)在长丝牵伸后并在堆积前产生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包含前述的长丝初级卷曲。此外,长丝的卷曲(带有天然卷曲)发生在长丝被堆积在输送装置后,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就包含前述的次级卷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芬豪泽机械工厂有限及两合有限公司,未经赖芬豪泽机械工厂有限及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0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