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动机构的发信号装置和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0382.0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O·马尔凯托;S·托马塞拉;M·森塔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于静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机构 发信号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用于控制插入大门(G)、可移动栅栏、门等的自动机构中并具有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的发信号装置的方法,该方法特征在于:
-从所述发信号装置(LL)向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提供电力;
-在所述发信号装置(LL)中检测由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吸收的电力;
-当已经超过预定的吸收电力阈值时,致动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检测到的吸收电力与几个预定电力阈值进行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如果吸收电力大于所述预定电力阈值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被致动(L,BZ)。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种的方法,其中,根据在开始时建立的机能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以预先确定的频率被致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种的方法,其中,根据在开始时建立的机能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以连续的方式被致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种的方法,其中,如果吸收电力小于预先确定的电力阈值,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被去致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根据在开始时建立的机能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在相对于吸收电力的下一阈值检测的预先建立的时间间隔之后被去致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电力是通过测量由所述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吸收的电流(Ia)来检测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种的方法,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LL)还向控制单元(U)和/或所述自动机构的至少一个指令装置(C)和/或至少一个安全装置(S)提供电力。
10.用于大门(G)、可移动栅栏、门等的自动机构的发信号装置(LL),其具有报警装置(L,BZ),且特征在于包含:
-电力供给装置(T-OUT),其用于向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提供电力;
-对由所述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从所述电力供给装置(T-OUT)吸收的电力的检测装置(RR);
-控制装置(EM),其用于当由所述检测装置(RR)检测到已经超过预定电力吸收阈值时,致动所述报警装置(L,BZ)。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控制装置(EM)适用于将所述吸收电力与几个预定电力阈值进行比较,并适用于在所述吸收电力低于预定电力阈值的条件下对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去致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吸收电力检测装置包含吸收电流检测装置(RR),所述吸收电流检测装置(RR)用于检测所述具有电动机的至少一个机械组合(M)的电力吸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控制装置(EM)适用于以预先建立的频率致动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控制装置(EM)适用于以连续的方式致动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一项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如果所述吸收电力或电流小于预定电力或电流阈值,所述控制装置(EM)适用于在预先建立的延迟后去致动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L,BZ)。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控制装置(EM)包含被连接到可变电压发生装置(PT)的微控制器(EM),所述微控制器适用于读取所述电压以便获取其电力或电流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的发信号装置(LL),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含被连接到可变电压发生装置(PT)的微控制器(EM),所述微控制器适用于读取所述电压以便获取一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报警装置的管理(L,BZ)是与该参数有关地建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斯股份公司,未经尼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03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