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1118.9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华;刘士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H02M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启动 功能 电压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压转换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电子产品依赖日益增加,电子产品的功能也随之复杂化。相对的,依据不同的功能需求,也需要不同的电源供应装备,比如很常见的低压差(lowdrop-out,LDO)稳压电路。这种低压差稳压电路的优点在于使用上非常简单,仅需通过反馈串联电阻的比值,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此外,低压差稳压电路可经由调整串联电阻的比值,来调变输出电压,因此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型的电源管理装置中。
但是低压差稳压电路亦存在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低压差稳压电路在被启动的瞬间,其输出电压的电位会突然上升。此时,大量的电量会在一瞬间涌入,造成大量的涌入电流(inrush current)。这些突然出现的电量,会使得整个电路系统出现很严重的杂讯,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影响周边电路的正常工作。更甚者,则会产生过度电性应力(ElectricalOverstress,EOS),而烧毁电路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用以延迟电压输出信号,减低涌入电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包括低压差稳压电路、反馈模块以及软启动电路。电压转换装置,具有输入端、稳压输出端、使能端以及反馈端,其中,输入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使能端所传递的信号用以启动低压差稳压电路。在整体操作上,低压差稳压电路依据反馈模块所提供的阻抗比,线性调整所述的输入电压,以透过稳压输出端产生一输出电压。反馈模块耦接于稳压输出端及反馈端之间,用以提供上述说明的阻抗比。而软启动电路则用以延迟低压差稳压电路的启动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软启动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使能端,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耦接于反馈端。
本发明因采用一种简单的软启动电路,其中仅需要使用几个被动元件就可以达成。并且可以有效的延迟电压转换装置的使能动作的生效,使输出电压可以缓慢上升,大幅减低涌入电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的电路方块图。
图2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馈模块的电路图。
图3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低压差稳压电路的电路方块图。
图4绘示为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实际量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压转换装置的电路方块图。请参照图1,电压转换装置100包括软启动电路110、反馈模块120以及低压差稳压电路130。而软启动电路110则包括有电容C1、电阻R1~R2以及二极管D1~D2。
低压差稳压电路130具有输入端IN、稳压输出端OUT、使能端EN以及反馈端FB。其中,使能端EN用以接收使能信号ENIN,输入端IN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而稳压输出端OUT则用以提供输出电压VOUT。此外,反馈模块120耦接于稳压输出端OUT及反馈端FB之间。软启动电路110耦接于反馈端FB与使能端EN之间。
此外,针对软启动电路110的内部元件来看,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至使能端EN。电阻R1耦接在电容C1的第二端与地端之间。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容C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电阻R2的第二端,且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反馈端FB。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于电容C1的第二端,且其阳极耦接于地端。
在本实施例中,反馈模块120用来提供阻抗比,而低压差稳压电路130则可以通过其所提供的阻抗比,来加以线性调整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而软启动电路110则用以延迟低压差稳压电路130的启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1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