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碳酸二芳基酯和处理由此产生的碱金属氯化物溶液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2135.4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A·布兰;P·乌姆斯;R·韦伯;J·雷克纳;M·巴茨;J·范登艾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96 | 分类号: | C07C69/96;C07C68/02;C25B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立新;李连涛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碳酸 二芳基酯 处理 由此 产生 碱金属 氯化物 溶液 工艺 | ||
1.一种工艺包括:(a)在适合的催化剂存在下,碳酰氯和一种一羟基芳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碳酸二芳基酯和含碱金属氯化物的溶液;
(b)从溶液中分离碳酸二芳基酯;
(c)调节溶液的pH小于或等于8以得到pH调节后的溶液;
(d)用吸附剂处理调节pH后的溶液以得到处理后的溶液;
(e)对至少一部分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电化学氧化以得到氯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
(f)回收利用氯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的一种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回收利用至少一部分氯包括这部分氯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至少一部分与一羟基芳基化合物反应的碳酰氯。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回收利用至少一部分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包含将其加入到碳酰氯和一羟基芳基化合物的反应中。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进一步包括对一种或多种溶液,调节pH值后的溶液和处理后的溶液,进行分离以去除一定数量的残留溶剂。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中分离包括汽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用包含气体扩散电极的阴极进行。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一步包括将一部分处理后的溶液注入到膜电解工艺中的循环盐水中。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一步包括添加附加的碱金属氯化物到电化学氧化中。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溶液的pH被调节到小于或等于7。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调节溶液的pH包括添加氯化氢。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电化学氧化前处理过的溶液具有100-280g/L的碱金属氯化物浓度。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具有13-33重量%的浓度。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艺,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具有13-33重量%的浓度。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行的电化学氧化使用具有水输送量超过每摩尔碱金属离子4摩尔H2O的离子交换膜。
15.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行的电化学氧化使用具有水输送量为每摩尔碱金属离子5.5-6.5摩尔H2O的离子交换膜。
16.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2-6kA/m2膜的电流强度下进行。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2-6kA/m2膜的电流强度下进行。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70-100℃温度下进行。
19.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1.0至1.4巴的绝对压力下进行。
20.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阳极室和阴极室的压力差为20-150毫巴下进行。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行的电化学氧化使用具有镀层的阳极,该镀层包含氧化钌和选自第4族、第7族、第8族的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
22.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进行的电化学氧化使用具有一阳极和一膜的电解槽,其中阳极的表面积大于膜的表面积。
23.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电化学氧化在2-6kA/m2膜的电流强度;70-100℃的温度;1.0-1.4巴的绝对压力;和20-150毫巴的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的压力差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21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