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的原生态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209.X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才;任宝生;梁枝荣;王国防;段成忠;周维民;吴旭东;陈鹏;赵艳秋;裴萧;王达洋;孙蕾;李相南;吴贫;郝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程才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40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生态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的原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是由野生菌选育驯化后成为适合室内生长的品种,这一种方法可以使食用菌集中繁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用菌品种,尽管如此还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由于在室内栽培,其生长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去甚远,结果造成品质较差,产量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栽培技术局限于室内而带来的品质低,产量受到制约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的原生态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一种食用菌的原生态栽培方法,主要步骤:
1、培育菌种
母种通过野生栽培的食用菌子实体组织分离所得,常规扩繁培养,原种为常规的麦粒菌种,常规灭菌接种培养,剔除可疑菌种,确保菌种纯度,选择发菌快、菌丝旺的菌种使用。培养基质来源为农田林区生产的无公害农林副产品,选用17×36×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每袋装1.3公斤配料,两头扎口,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冷却至30℃,趁热接种,每瓶栽培种接15-20袋,接种后菌袋置培养室常规发菌培养至成熟备用。
2、选择原生态栽培环境,原生态是指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界生长繁育的生态环境,原生态环境是指无污染的原始森林、次生林、人工林等无污染的林地、草原。地温达到4~15℃,空气湿度在42~88%之间,土壤PH值6~7,林地、草地郁闭度0.3~0.7,比较适宜。一般北方在3-9月份期间,南方在11月至次年3月。
3、栽培方法,
方法之一、覆土栽培、在的林地或草原上挖深20厘米、宽25厘米,长度随地形和栽培菌袋数量而定的浅沟,将菌丝体成熟的菌袋脱去聚乙烯塑料袋后,菌棒按照1-3厘米的间隔横卧埋入土坑,菌棒上覆盖1-3厘米厚的林地或草原土壤,根据需要用水灌溉至土坑内不见干土。林地草原上土层下20厘米处地温在10℃以上时,即可直接培植出菇,如果地温在10℃以下,则在土层上再覆盖一层地膜,用于保温、保湿、防涝、防虫、保鲜,地膜四周用小土块压住,防止大风吹走。为提高单株蘑菇菇体,可将菌袋脱掉塑料包装后,将5~6个菌丝营养体立式捆绑在一起集中覆土栽培,所生长的单株蘑菇体积大,一般单株在1千克左右。
方法之二,为半覆土栽培,步骤为把菌袋一端解开,将解开端埋入土中,深度为菌袋长度的三分之一,另一端的出菇点部位打开直径2-3厘米的出菇孔,菌袋可以根据地形集中密实栽培或疏实栽培。
方法之三,林地摆放式出菇,成熟的菌袋按照出菇要求,开口或割口,直接摆放在林中遮荫、通风、光照适合于出菇的地面上,在天然的环境中自然出菇。在天旱少雨季节可在林间安装简易微喷灌设施,必要时进行微喷,增加林间、林地湿度。如果雨水过多则人工用地膜遮挡,以防菇体腐烂。
还可以采取墙式、架式、垛式等不覆土式栽培。
4、管理出菇:
地膜下20厘米处土层内地温在15℃以下时,食用菌子实体长出伸长到土层上面时,在子实体处将地膜撕开,子实体伸出地膜继续长大直到成熟采摘。如果地膜下20厘米处土层内地温在15℃以上时则将地膜完全揭去,让食用菌子实体长出伸长到土层上面继续长大直到成熟采摘。
在天旱少雨季节可在林间安装简易微喷灌设施,必要时进行微喷增加林间、林地、草原湿度。
5、采收加工
子实体七成熟就可采收,当菇盖尚未展平,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摘,菇色质好,分量重,产量高,否则易引起菇盖发黄降低产量和品质,影响经济效益。大部分可晒干或烘干,包装成野生蘑菇片销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原生态环境选育和栽培食用菌,食用菌子实体都是在天然野生的条件下生长发育。野生栽培的食用菌与野生食用菌相比,生长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生长期完全在野外完成,使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更优越,产品质量更好。野生栽培的食用菌类似野生菌,但在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更优于野生菌。野生栽培的场地选在远离城镇的人工林地和人迹罕至的天然林、原始次森林或天然草原;产品加工也在远离交通要道的林区草原,避免了可能的粉尘污染,从而保证了食用菌的原生态品质,食用菌由目前的室内栽培变为野外原生态环境栽培,由目前的菌丝营养袋直接出菇变为野外覆土栽培。原生态食用菌有以下几个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程才,未经李程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