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5246.0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品;李立强;谢萍;梁雪艳;李春琴;郭威;李建波;黄品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0L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50015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制备 生物 燃料 丁醇 方法 | ||
1.一种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木薯粉和辅料培养基加入水和经处理的废醪液调配后加温糊化,糊化液 浓度控制在2%-15%(w/w);其中辅料培养基占木薯粉总量的1%-50%,它包括 有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玉米淀粉1-90份,蛋白1-80份,脂肪0.5-20.0份,赖 氨酸0.03-0.3份,维生素B1 0.001-0.1份,维生素B2 0.001-0.1份;
b.糊化液经过消毒、冷却后作为培养基加入种母罐;
c.在种母罐内加入丙丁梭形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进行接种、育种、 连续发酵;发酵温度在20-45℃,发酵周期控制在24-120h;
d.发酵液经醪塔分离,再经过精馏塔精馏,可得生物燃料丁醇;醪塔产生 大量废醪液,采用膜技术脱除废醪液中的蛋白,再经闪蒸脱除残余溶剂,使经 处理后的废醪液返回a步骤中用于调配木薯粉和辅料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辅料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份比是:玉米淀粉30-70份,蛋白10-60份,脂肪 0.5-10.0份,赖氨酸0.03-0.2份,维生素B1 0.001-0.05份,维生素B2 0.001-0.05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糊化液浓度控制在4%-7%(w/w)。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温度在35-4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制备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周期控制在36-9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