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导电纱线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319.6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统杰;王素娟;陈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导电 纱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及制造方法,特别是指含有导电纤维的纱线,属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功能性纱线、面料的新产品不断推出,这类产品由于添加了相应的功能原料、采用了不同的纺织技术,因而也赋予了产品各种特殊的功能。如具有导电性能的织物,它可以防止衣物大量吸附灰尘,提高衣物的适用性能,还可避免静电干扰,消除由此产生的对微电子器件运行的不良因素,特别是对于在具有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衣物的导电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若衣物携带的静电发生放电,甚者会导致爆炸燃烧等恶性事故发生。但目前导电织物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后整理法、加入长丝交织等方法来获得其导电功能,这种后整理法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具有手感硬、贴肤性差、透气性差、不耐洗涤、面料风格单一等缺点,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抑菌、抗皱、贴肤性好的功能性导电纱线。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功能性导电纱线,其特别之处是:它由涤纶60-70%,苎麻15-20%,竹纤维10-20%,导电纤维1-2%为原料经纺纱工艺纺成50s纱线,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纤维。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功能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在所述开清棉工序中把苎麻和竹纤维进行盘混,在所述并条工序中将涤纶、苎麻、竹纤维和导电纤维进行混合。
上述功能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开清棉工序中,在将苎麻与竹纤维进行盘混时,在上元盘前将和毛油溶液喷洒在苎麻上,养生24h,回潮率控制在25%一30%;所述和毛油溶液中,和毛油∶水=1∶10-12。
上述功能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细纱工序中成纱捻度范围为100-120捻/10cm,前中罗拉中心距为44,中后罗拉中心距为55,其中前罗拉是固定的。
上述功能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开清棉工序中梳针打手速度为300-600转/分;所述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为260-350转/分,刺辊速度为650-850转/分,道夫速度为14~18转/分,锡林盖板隔距分别为8mm、8mm、7mm、7mm、8mm;所述并条工序中并合根数为6~8根,牵伸倍数为6.5~8.5;所述粗纱工序中采用顺牵伸工艺,后区牵伸倍数采用1.15~1.3。
本发明集中了涤纶、苎麻、竹纤维等原料的优点,并添加了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导电纤维,生产出具有导电功能的纱线。本发明合理配备各种原料的比例,经过多次工艺优选,得到最佳混合方式,再根据原料特点对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中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产品中导电纤维分布均匀,可达到均匀的导电效果,且不影响面料的风格。按照SJ/T11090-96标准检测,本产品制成的面料摩擦带电电荷密度达到一级品标准。采用本发明产品织成的面料,具有涤、竹、麻三种纤维的特点,面料获得绵而不软、导电、抑菌、抗皱、贴肤性好、风格多样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档防护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产品是由涤纶、苎麻、竹纤维、和导电纤维为原料纺成的50s纱线,其中涤纶60-70%,苎麻15-20%,竹纤维10-20%,导电纤维1-2%,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纤维。在上述原料中,取涤纶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好、吸水性好等优点;取苎麻透气性好、抗菌、抑菌、挺括等优点;取竹纤维透气性好、吸湿与挥发性好、回弹性好、抑菌抗菌及防紫外线功能、及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优点,并根据上述各原料的纺织特性,合理配备其比例。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多种混合方式,以保证了各纤维分布均匀,即:先在开清棉工序中把苎麻和竹纤维进行盘混,然后在并条工序将涤纶、苎麻、竹纤维和导电纤维进行混合。这是经过多次工艺优选,得到的最佳混合方式。
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清花(1171C)----梳棉(1181C)----予并(FA302)-头并混合(FA302)---二并FA302----三并(FA311)----粗纱(A454G)----细纱(FA506)----自动络筒(MCN07-2)。
针对本发明产品特点,在上述各工序中采用主要的工艺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种生物反应的动态热管搅拌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