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烘干机械及烘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378.3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海 |
主分类号: | F26B3/347 | 分类号: | F26B3/347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02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烘干 机械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种物质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械及烘干方法,特别是一种微波烘干机械及烘干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烘干机械的烘干原理是对需要烘干的物质进行加热,通过加热使物质中的水分丧失,以达到烘干的目的,加热一般采用热传递、热辐射等方法,热效率较低,也有用微波进行加热的,但微波效能也未能够充分发挥,由于这些现状的存在,使得现有的烘干机械效率相对较低,能耗大、体积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微波烘干机械及烘干方法,提高现有烘干机械的效率,降低能耗和体积,克服现有烘干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微波烘干机械是对需要烘干的物料进行微波加热,使其丧失水分的机械,其由原料仓、传输装置、干品仓、微波加热装置、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电机和风机构成,其特征是微波加热装置在中间部位,其左上方有原料仓和风机,上方有冷凝器和蒸发器,右上方有压缩机;其左下方有电机,下方有传输装置,右下方有干品仓。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电机带动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为搅拌式传输装置。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搅拌式传输装置采用了螺旋管或螺旋杆传输的构造。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把需要烘干的物质从原料仓以搅拌的方式传输到干品仓,在搅拌传输的过程中,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加热,同时用空气除湿装置对其因加热而产生的水气进行除湿。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应用了微波加热的方法。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采用了对空气除湿的办法。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应用了搅拌式传输系统即螺旋管或螺旋杆传输。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烘干过程中微波加热与搅拌式传输相结合。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烘干过程中微波加热与空气除湿相结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需要烘干的物质进行加热,在加热的同时对需要烘干的物质进行搅拌,这样能使微波对物料加热均匀,与此同时再利用空气除湿装置对微波加热所产生大量水气进行除湿,经过除湿装置所产生的干热空气循环携带烘干过程所产生的水分,这样一来使得微波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能够降低能耗和缩小体积。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原料仓,2.空气除湿装置,3.传输装置,4.干品仓,5.微波加热装置,6.冷凝器,7.蒸发器,8.压缩机,9.电机,10.风机。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烘干机械是对需要烘干的物料进行微波加热,使其丧失水分的机械,其由原料仓1、传输装置3、干品仓4、微波加热装置5、冷凝器6、蒸发器7、压缩机8、电机9和风机10构成,其特征是微波加热装置5在中间部位,其左上方有原料仓1和风机10,上方有冷凝器6和蒸发器7,右上方有压缩机8;其左下方有电机9,下方有传输装置3,右下方有干品仓4。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电机9带动传输装置3,传输装置3为搅拌式传输装置。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搅拌式传输装置采用了螺旋管或螺旋杆传输的构造。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把需要烘干的物质从原料仓1以搅拌的方式传输到干品仓4,在搅拌传输的过程中,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加热,同时用空气除湿装置对其因加热而产生的水气进行除湿。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应用了微波加热的方法。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采用了对空气除湿的办法。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在烘干中应用了搅拌式传输系统即螺旋管或螺旋杆传输。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烘干过程中微波加热与搅拌式传输相结合。
本微波烘干机械的烘干方法是:烘干过程中微波加热与空气除湿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海,未经王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聚合物材料形态控制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