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头颈部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6113.5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颈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汽车车内用品的结构技术,尤指一种有关运用于汽车座椅上的辅助支撑装置,以对使用者头颈部提供适当的支撑的汽车座椅头颈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皆知,汽车驾驶员或乘客在乘坐汽车时,其头部的支撑主要来自于汽车座椅背靠上所设置的头枕,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头枕除了可供乘坐者依靠而被列为舒适性配备之外,当车辆承受突然撞击时,由于头枕位于乘坐者头部后方的位置,可限制乘坐者头部于发生事故时被向后抛甩的极限距离与角度,以避免头颈部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头枕也被列为必要的安全性标准配备之一。
而且,车辆原厂所配备的汽车座椅(特别是前座的汽车座椅)除了备有头枕之外,更具有可调节头枕高度的功能,让乘坐者得以将头枕高度尽可能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至于,头枕最合适的高度并未有一定的标准,其往往因为乘坐者的头形、乘坐姿势、以及头枕本身的形状等差异而有所不同。又由于,一般汽车驾驶员在实际的行车过程当中必须随时注意路况,其头部并不能够受到头枕的支撑,使得长途驾驶之后,经常会感到脖子僵硬不舒服,甚至于产生严重的疲倦感。
为了使头枕能配合不同乘坐者的身高而进行高度调整,大多数的汽车制造商会在头枕的底端固设两根由金属材质构成、供头枕插设于背靠顶端的定位杆,并在其中至少一根定位杆上设置高度定位齿,以与背靠顶端所设置的相关卡扣机构配合,供使用者可轻易的对头枕的高低位置进行快速调整与定位。然而,为了预留可供头枕进行往复升降调整的空间,这两根供头枕插设于背靠顶端的定位杆,必须呈现裸露的状态,再者人体颈部相较于头部要细窄,因此一般人以正常体态坐倚于汽车座椅时,颈部后侧与头部后侧下缘是处于悬空状态,而无法由背靠或头枕获得适当的支撑力。
有鉴于此,发明人乃研发出一种汽车座椅头颈部支撑装置,以使其能简易、快速的架设于汽车座椅上,而对乘坐者的头颈部后缘进行辅助支撑,并且还可以进一步透过充排气控制手段,来对其进行支撑高度、支撑角度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颈部支撑装置,以对乘坐者的头颈部后缘进行辅助支撑,并进一步可供乘坐者能对所呈现的支撑软硬度、高度及角度进行调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头颈部支撑装置是固定于汽车座椅的背靠与头枕间所设的二根定位杆上,且连接一充排气装置,其包含至少一支撑气袋以及至少一调整气袋。
支撑气袋具有至少一固定于定位杆上令支撑气袋对应于乘坐者头颈部后缘倚靠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且支撑气袋是由充排气装置控制其充排气状态来呈现不同膨胀度,以改变乘坐者枕靠于支撑气袋时的相对软硬触感。
调整气袋位于支撑气袋的下方,并具有至少一固定于定位杆上的第二定位部,且调整气袋是由充排气装置控制其充排气状态以呈现不同膨胀度。
由于调整气袋位于支撑气袋的下方,因此当调整气袋被充气而膨胀时,支撑气袋会被向上顶起;当调整气袋内的空气被排出时,支撑气袋就会因重力或乘坐者躺压的力量而向下位移;当调整气袋设于支撑气袋下方的非中央位置时,其膨胀程度的差异还可进一步使支撑气袋产生倾斜度的变化。
充排气装置至少包含一打气机、一充排气控制阀、一控制器,而充排气装置除了可架设于车内适当的空间之外,还可设置在汽车座椅之内与其它相关的汽车座椅配备连接,例如:与内建于汽车座椅上的支撑配备、按摩配备、座椅调整配备…等配备连接。
实施时,打气机可以为电动或手动两种,电动打气机具有马达以自动充气,而手动的打气机则可供使用者利用手动的方式驱动,分别对调整气袋及支撑气袋充气;充气过于饱和时,再通过控制器切换充排气控制阀为排气状态,直到调整气袋及支撑气袋泄压到适合使用者所需要的膨胀程度后,再度关闭充排气控制阀。
前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为能令支撑气袋、调整气袋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形状,例如穿孔状、绳状…等让使用者能轻易将支撑气袋、调整气袋拆组于定位杆上的形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功效:
1.本发明可对乘坐者头颈部的后缘提供适当的支撑力量。
2.使用者可透过对充排气装置的操作,而对支撑气袋进行软硬触感的调整。
3.使用者可透过对充排气装置的操作,而对支撑气袋进行高度的调整。
4.使用者可透过对充排气装置的操作,而对支撑气袋进行角度的调整。
5.本发明拆组作业相当简便,可供一般的汽车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部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处理装置
- 下一篇:纳米磁性粒子层析试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