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传感器和焦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7125.X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28 | 分类号: | G02B7/28;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焦点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焦点的光传感器、焦点检测装置和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当用相差焦点检测装置检测相同距离处的被摄体的焦点时,由于摄像光学系统的色差,焦点检测结果按照波长而发生偏差(散焦)。
对于这种焦点检测结果发生偏差的焦点检测装置,例如,日本特公平1-45883号公报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检测光源的光接收部来检测并校正由于光源差异而引起的焦点检测结果的偏差的技术。在该焦点检测装置中,检测与红外区域对应的信号以及其它波长区域的信号,算出散焦量,基于该散焦量校正散焦。
日本专利第2555681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焦点检测装置,在该焦点检测装置中,将用于检测色温的第一和第二光电二极管布置成与同一芯片上的焦点检测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基准部和参照部邻近。在该焦点检测装置中,光电二极管阵列和第一、第二光电二极管接收几乎相同的被摄体像。
日本特开2004-27223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焦点检测装置,在该焦点检测装置中,对应多个光学系统设置多个焦点检测感光器,邻近焦点检测感光器地设置监视感光器。
在日本特公平1-45883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获得指示红外光的光电信号的感光器和获得指示其它波长的光的光电信号的感光器被设置在检测从形成被摄体像的摄像光学系统接收的光束的焦点的感光器附近。然而,该公报并未说明对于多个焦点检测视场,感光器的布置。日本专利第2555681号公报示教了邻接光电二极管阵列地布置用于检测色温的光电二极管,但并未说明对于多个焦点检测视场的布置。
在日本特开2004-272238号公报公开的焦点检测装置中,对每个焦点检测感光器都设置监视感光器。然而,随着焦点检测装置的测距视场数量的增加,焦点检测感光器的数量增加,监视感光器的数量也成比例地增加。因此,传感器电路和传感器的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形做出了本发明,以减少控制电路,减小光传感器的芯片面积,并且降低电力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光传感器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光传感器包括: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被摄体的光束,以从一对接收到的光学像检测出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散焦量;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和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光束,以从一对接收到的光学像检测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二散焦量;以及第一光检测传感器,其被构造成检测所述光束的波长成分。所述第一光检测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之间或者布置在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焦点检测装置,其包括:光传感器,其包括: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被摄体的光束,以从一对接收到的光学像检测出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散焦量;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和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光束,以从一对接收到的光学像检测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第二散焦量;以及第一光检测传感器和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检测传感器的第二光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光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检测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所述光束的波长成分,其中,所述第一光检测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之间或者布置在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中的其间布置所述第二光检测传感器的焦点检测传感器不同于其间布置所述第一光检测传感器的焦点检测传感器;和焦点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从所述第一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焦点检测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一对光学像检测出所述第一散焦量,并且从所述第三焦点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焦点检测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一对光学像检测出所述第二散焦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了速生材实木板的实木复合地板
- 下一篇:电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