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调节装置、相位调节方法和数码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7396.5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美智子;小川雅裕;小川真由;中村研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335 | 分类号: | H04N5/335;H04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艳玲;宋志强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调节 装置 方法 数码相机 | ||
1.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包括:
预期用途判决器,用于判断所输入的数字成像信号的预期用途;
选择器,用于根据所述预期用途判决器的判断结果,从构成所述数字成像信号的信号组中选择一个以上的待检视信号;和
相位调节器,用于基于所述待检视信号的输出状态,调节在拾取所述数字成像信号时所使用的脉冲的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调节器包括:
亮度级别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检视信号的第一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中的亮度级别;
离散度计算器,用于计算用于表示所述待检视信号的第二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之间的信号差异的离散度;
时序调节器,用于基于所述亮度级别检测器的计算结果和所述离散度计算器的计算结果,对所述脉冲的相位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数字成像信号包括颜色信号组,并且
所述选择器选择所述颜色信号组中的至少一个信号作为所述待检视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中
基于从成像元件输出的模拟成像信号生成所述数字成像信号,并且,
所述脉冲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模拟成像信号的波峰电平的波峰采样脉冲、用于检测在对所述模拟成像信号进行相关双重采样时作为基准的信号电平的基准采样脉冲,和用于将所述模拟成像信号AD转换成所述数字成像信号所必需的AD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采样方法判决器,用于基于所述预期用途判决器判断出的用途所必需的图像尺寸、帧率和分辨率,计算所述采样的周期和相位调节量,作为所述相位调节的标准。
6.一种数码相机,包括:
成像元件;
相关双重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成像元件获取的模拟成像信号进行相关双重采样,并且按照每个像素确定信号电平;
自动增益控制器,用于对信号电平由所述相关双重采样单元确定的所述模拟成像信号的振幅进行调节;
AD转换器,用于将振幅由所述自动增益控制器调节的所述模拟成像信号转换成数字成像信号;
时序发生器,用于生成拾取所述模拟成像信号时所使用的脉冲;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该相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由所述时序发生器生成的所述脉冲的相位。
7.一种相位调节方法,包括: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输入的数字成像信号的预期用途;
选择步骤,用于根据预期用途判决器的判断结果,从构成所述数字成像信号的信号组中选择一个以上的待检视信号;和
调节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待检视信号的输出状态,调节在拾取所述数字成像信号时所使用的脉冲的相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位调节方法,其中
所述脉冲包括用于检测从成像元件输出的模拟成像信号的波峰电平的波峰采样脉冲、用于检测在对所述模拟成像信号进行相关双重采样时作为基准的信号电平的基准采样脉冲,和AD转换所述模拟成像信号所必需的AD时钟信号,其中,
所述调节步骤包括:
通过在所述基准采样脉冲的相位和所述AD时钟信号的相位固定为初始值的状态下,改变所述波峰采样脉冲的相位来检测使亮度级别最大的第一相位的步骤,该步骤进一步将检测到的第一相位设置为所述波峰采样脉冲的最优相位;
通过在所述波峰采样脉冲的相位固定为所述第一相位并且所述AD时钟信号的相位固定为所述初始值的状态下,改变所述基准采样脉冲的相位来检测使所述亮度级别的变化小的稳定区的步骤,该步骤进一步将作为所述稳定区中心的第二相位设置为所述基准采样脉冲的最优相位;和
将所述波峰采样脉冲的相位固定为所述第一相位,将所述基准采样脉冲的相位固定为所述第二相位,并且通过在阻挡入射光的状态下,改变所述AD时钟信号的相位来检测使离散度最小的第三相位的步骤,该步骤进一步将所检测的第三相位设置为所述AD时钟信号的最优相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位调节方法,其中,
所述调节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出的用途所需要的图像尺寸、帧率和分辨率,计算所述采样的周期和相位调节量,作为所述波峰采样脉冲、所述基准采样脉冲和所述AD时钟信号的相位调节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3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