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7576.3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琚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正云;宋志强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小区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区切换是指基站控制器(BSC)根据基站(BS)上报的测量报告将通话期间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切换到相邻小区。
在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例如用户乘坐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使用移动终端拨打或接听电话的情况下,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连续切换。
图1是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连续切换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用户乘坐高速列车为例进行说明:小区1、小区2和小区3都覆盖一段铁路,且三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在铁路上有重合的部分;移动终端随着列车快速地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中,当快要驶出小区1的覆盖范围内时,由于小区2的功率较小区3的功率强,所以根据现有的切换算法首先会发生从小区1到小区2的切换,然后在快要驶出小区2的覆盖范围内时再切换到小区3。然而由于终端的移动速度过快,且小区2只覆盖了长度较短的一段铁路,因此在小区1到小区2的切换还没有完成时,已经需要切换到小区3,此时,由于来不及切换会导致掉话。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高速运动的移动终端,会由于来不及进行小区切换而导致掉话,影响用户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高速移动的终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不掉话,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高速移动的终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不掉话,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沿预设路线指定的相邻分布小区的信息;
当终端沿所述预设路线移动,并满足小区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根据所获取的小区信息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指定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装置,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和切换模块,其中,
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沿预设路线指定的相邻分布小区的信息;
切换模块,用于在终端沿所述预设路线移动,并满足小区切换条件时,且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值时,从存储模块获取沿所述预设路线指定的小区的信息,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指定的小区之间进行切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这种获取沿预设路线指定的相邻分布小区的信息;当终端沿所述预设路线移动,并满足小区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根据所获取的小区信息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指定的小区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方案,保证了高速移动的终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不掉话,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连续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沿预设路线指定相邻分布的小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小区切换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沿预设路线指定的相邻分布小区的信息。
202,当终端沿所述预设路线移动,并满足小区切换条件时,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根据所获取的小区信息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指定的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切换。
在图2所示的步骤201中,所获取的小区信息是沿预设路线指定的相邻分布小区的信息。沿预设路线指定相邻分布的小区具体可以为:从所述预设路线的指定端开始沿该预设路线逐个指定小区,直至到达所述预设路线的另一端,其中,为当前已指定的小区指定下一个相邻小区时,可以从当前已指定小区的相邻小区中选择覆盖所述预设线路的距离最长的小区作为下一个指定的小区。
在图2所示的步骤202中,判断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时,可以根据终端的频率偏移计算出终端的移动速度,并判断计算出的终端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