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8131.7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豪;蔡欣璋;李台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具有方便拆换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s)的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节能的议题不断增加,发光二极管也开始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照明应用中。诸如,车灯、路灯、台灯等。
一般市面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模块的发光装置,在电性连接的设计上,皆为将电源线直接焊接于发光装置的电路板或内具金属核心的印刷电路板(Metal Core PCB,MCPCB)上,经由电源线的连接,使电源供应器的电力,可以驱动发光装置的电路板或内具金属核心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产生光线照明。
然而,一旦发光装置故障需维修或更换时,例如一部份或全部的发光二极管不亮时,拆解发光装置以进行维修或更换是不容易的。在拆解发光装置时,需额外的手工具(如板手、焊枪等)拆解,造成人工维护成本增加、耗时等问题。
此外,为强化对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效果,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发光装置,其会使用内具金属核心的印刷电路板(MCPCB),如此造成电性传递路径与散热传递路径都设于内具金属核心的印刷电路板中造成两者的效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具有可方便拆卸的发光装置,以解决前述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具有分离的电性传递路径与散热传递路径,以解决前述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壳体以及发光装置。发光装置是可拆离地设于壳体中。
发光装置包含本体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本体包含发光二极管基材、电源连接器以及光学组件固定板,其中电源连接器是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基材,光学组件固定板是结合于发光二极管基材。发光二极管是设于该发光二极管基材上。藉此,经由电源连接器提供发光二极管的电力连接,同时提供易于拆卸的特点,以便于发光装置的维修或更换。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壳体、散热基材以及发光装置。散热基材设于壳体中。发光装置是可拆离地设于散热基材上。
发光装置包含本体、结合件以及发光二极管。本体包含一电源连接器。结合件可拆离地结合本体于散热基材上,并为一免工具操作式(non-tooling)的固定组件。发光二极管设于本体中,并电性地连接于电源连接器。藉此,经由电源连接器提供发光二极管的电力连接,同时提供易于拆卸的特点,以便于发光装置的维修或更换。发光二极管的热可经由散热基材散热。因此,电性的传导路径与散热的传导路径是分离的,可以提供散热效率。
应用本发明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
经由电源连接器提供发光二极管的电力连接,以及使用免工具操作式(non-tooling)的固定组件来固定发光装置本体,可提供发光装置具有易于拆卸的特点,以便于发光装置的维修或更换。
此外,发光二极管的热可经由散热基材散热。因此,电性的传导路径与散热的传导路径是分离的,可以提供散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分解侧视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发光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发光二极管灯具 412:光学组件
200:壳体 413:光学组件固定板
210:散热鳍片 413’:光学组件固定板
220:容置空间 420:结合件
300:散热基材 420’:结合件
400:发光装置 421:手作用部
400’:发光装置 430: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8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