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8577.X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招柱;宋浩杰;门学虎;郭芳;张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49/08 | 分类号: | C01G49/0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Fe3O4颗粒的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已作为功能材 料、磁记录材料、特殊催化剂原料、磁流体地基本材料和磁性颜料等得到广泛地 应用,为此,如何制备颗粒均匀,形状特殊、比饱和强度很高的Fe3O4颗粒的研 究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中国专利02154130.2在制备纳米Fe3O4颗粒过程中采用 在N2保护下将三价铁盐与二价铁盐按一定比例直接混合,致使操作复杂,不易 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八面体Fe3O4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原 料易得、工艺简单等特点。
一种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向 反应釜中加入NaOH或KOH溶液,然后加入马口铁片,封闭后于120℃—200℃ 反应10—2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清洗铁片,在铁片表面覆着一层正八面 体形状的四氧化三铁颗粒。
本发明的NaOH或KOH溶液为0.5-1.5mol/l。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产品粒子形貌为正八面体, 粒度较均匀。通过反应后马口铁片表面的SEM图看出到:四氧化三铁的形状为 规则正八面体,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粒径为μm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40mlNaOH(1.0mol/l)溶液倒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一片马口铁皮 (5cm×5cm)。将封闭好的反应釜中于150℃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清洗 铁片。在马口铁片表面得到一层粒径约为15μm的正八面体形状四氧化三铁颗粒。
实施例2:
将40mlNaOH(0.5mol/l)溶液倒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一片马口铁皮 (5cm×5cm)。将封闭好的反应釜中于150℃反应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清洗 铁片。在马口铁片表面得到一层粒径约为1μm正八面体形状的四氧化三铁颗粒。
实施例3:
将40mlKOH(1.5mol/l)溶液倒入反应釜,然后加入一片马口铁皮 (5cm×5cm)。将封闭好的反应釜中于150℃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清洗 铁片。在马口铁片表面得到一层粒径约为20μm正八面体形状的四氧化三铁颗粒。
实施例4:
将40mlKOH(1.0mol/l)溶液倒入反应釜,然后加入一片马口铁皮 (5cm×5cm)。将封闭好的反应釜中于180℃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清洗 铁片。在马口铁片表面得到一层粒径约为0.5μm正八面体形状的四氧化三铁颗 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8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