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89784.7 申请日: 2007-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1167991A 公开(公告)日: 2008-04-30
发明(设计)人: 付德云;刘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 付德云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9/06;A61P17/02;A61K33/06;A61K31/045
代理公司: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大通
地址: 475200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烫伤 药膏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伤的外用药膏,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

二、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会发生原油烧伤、开水烫伤、电击伤、天然气烧伤、化学品灼伤等各种类型的烧烫伤,烧烫伤是皮肤损伤,严重的伤情往往会引起肌肉、骨骼、血管、筋膜、甚至全身的一系列变化,如:休克、严重感染、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现有技术中,治疗各种类型烧烫伤的药物很多,一般使用消炎、止痛、生肌等各种药物,如:消炎粉、药膏、药散、或口服药、打针、滴注等,治疗周期较长。对于大面积烧烫伤和重度烧烫伤要特别注意预防创伤肤面的感染,有时需要植皮,治疗操作繁杂,患者极易感染,致使患者极为痛苦,并且疗程长,费用高,经济负担重,治愈后皮肤表面经常留有疤痕,器官功能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障碍,致使患者终生精神受到压抑。如国际上常用的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干燥创面,择机植皮,无生肌功能;国内临床上使用的“湿润烧伤膏”,由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制造,能使浅II度烧伤变为I度,深II度烧伤变为浅II度。但深度创面坏死组织在药物的作用下呈白色液化物流出时,需用卫生纸或纱布拭去后再用药,不能自行收敛水湿且保持创面应有的滋润;一般是不留疤痕,容易出现皱纹、颜色改变,则需继续用药治疗,不是创面愈合同期皮肤渐复原。而用西医药物治疗烧烫伤时往往采用封闭疗法,即用纱布包扎,这样创面不透气,特别是闷热的夏天,更容易感染。

为了克服西医治疗烧烫伤存在的问题,我国医学宝库里,有许多治疗烧烫伤的散剂、膏剂、丸剂、水剂、粉剂等各种剂型的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各有千秋,各显神通。中医大都采用暴露式治疗方法,利用药粉、药散敷撒在创伤面,让创伤面很快结痂,以防止感染。如CN1092060C,专利号为ZL98112935.8,名称为: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膏,公开了选用地榆、黄柏、大黄、黄连、白芷、甘草、当归、紫草、没药、冰片、血竭、龙骨、蜂蜡、熟鸡蛋黄和麻油等15味中药,通过热油浸提搅拌而成。据介绍治疗周期短,使用方便,不需要植皮,不留疤痕,病人痛苦小。但该药膏配伍较多,在广大农村,有时很难配齐,限制其应用。专利CN1079257C,专利号为ZL99112563.0,名称为烧烫伤散,公开了由鸡蛋内膜、侧柏叶、霜桑叶、白芷、乳香、没药、地榆、冬青叶、芦荟、冰片、硫酸锌等配伍制成的烧烫伤粉剂,据介绍对治疗各类烧烫伤有效率100%,治愈率100%,不需要植皮,不留疤痕,但其中草药配伍也多达十几种,配药比较麻烦,不方便。专利CN1268365C,专利号为ZL200410024499.6,名称为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由黄连、黄柏、大黄、生地榆、刘寄奴、紫草、白芷、煅炉甘石、煅石膏、槐米和冰片等配伍制备而成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该药物的配伍中草药也多达十几种,并且公开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需要油浸、油炸等步骤。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中草药配伍较少,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推广应用,成本低,疗效显著等优点的治疗烧烫伤的药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该药膏是以芝麻原油为基质,以重量份为单位,含有原料药地骨皮200~400份,菟丝子200~400份,烘干大麦芽200~500份,煅白矾100~400份和冰片15~30份,先将各原料药处理,然后磨成细粉混合拌匀,进行灭菌,最后与芝麻原油调和而成;灭菌后的混合细粉与芝麻原油二者之间的重量配比为1∶1~7。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中含有原料药地骨皮250~350份,菟丝子250~350份,烘干大麦芽300~400份,煅白矾200~300份,冰片20~25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中含有原料药地骨皮200~250份,菟丝子200~250份,烘干大麦芽200~300份,煅白矾100~200份,冰片15~20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中含有原料药地骨皮350~400份,菟丝子350~400份,烘干大麦芽400~500份,煅白矾300~400份,冰片25~30份。

上面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是将地骨皮、菟丝子、大麦芽在常温下凉干,然后在80~120℃的环境中一起炒10~40分钟,炒黄即可;将白矾放入锅内或其它容器内加热,熔化后再煅至枯干,取出晾凉,粉碎成粉剂;将粉碎后的白矾与炒黄的地骨皮、菟丝子、大麦芽和冰片一起搅拌均匀,磨成细粉、灭菌,最后与芝麻原油调和而成。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德云,未经付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9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