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醚生产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061.9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肖羽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1/52;C02F1/3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醚 生产 废水 用于 工业 循环 冷却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二甲醚的生产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采用微氧水解调节池——微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富氧生物活性炭滤池——UV消毒处理工艺集成系统技术。废水首先进入微氧水解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调节和有机物的微氧降解后;通过微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兼氧微生物和部分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微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由泵提升到好氧生物反应池,进行进一步的继续氧化分解,有机物彻底分解为CO2+H2O,去除CODcr;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通过管道混合器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斜板沉淀池出水进行富氧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处理,进一步降低悬浮物和去除未生化降解的剩余有机物,滤后水通过UV杀菌消毒作为补给水进入循环冷却水池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水解调节池的DO控制在0.5mg/L以内;微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DO控制在0.5~1.0mg/L;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DO控制在2~4mg/L;混凝后采用斜板沉淀池,混凝剂采用PAC,投加量为6~12mg/L,富氧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吸附时间为3~8分钟,DO控制在4mg/L以上;UV主波长为253.7nm。
3.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系统,其主要包括:
——微氧水解调节池,呈圆形或长方形,内有一台水下搅拌器,池内有活性污泥;
——微氧生物反应池,呈长方形,底部有微孔曝气器,曝气器上方装有弹性立体填料,微孔曝气与池外鼓风机相连接;
——好氧生物反应池,呈圆柱形,底部有微孔曝气器, 曝气器上方有组合填料,底部进水,顶部出水;
——管道混合器,安装在好氧生物反应池出水的管道上,好氧生物反应池出水投加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内进行混凝反应,形成体积粗大的悬浮物颗粒在沉淀池中去除;
——混凝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形式。上部有PVC斜板,底部有集泥斗统一排泥;
——富氧生物活性炭滤池,顶部进水,底部出水,圆形罐状,内部为颗粒活性炭,采用微孔富氧曝气,控制池中DO为4mg/L以上,活性炭上的生物膜上主要是富氧微生物在起作用。活性炭同时起到过滤作用,去除细小的悬浮物,降低浊度,同时通过吸附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富氧生物活性炭池一般一日进行气水反冲洗一次,反洗水回流到微氧水解调节池;
——UV灯杀菌器,采用管道式UV杀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0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互动式问答系统
- 下一篇:具变压器把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