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吸汗速干功能的运动、休闲时装的面料织物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430.4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高炜;楚正兵;蔡东照;天野慈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D5/253;D06M15/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吸汗速干 功能 运动 休闲 时装 面料 织物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织物。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所穿着衣物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您在健身、旅游、户外运动的休闲中,一身合适的服装让您免去了汗臭味儿,身上的衣着却没有潮湿贴身的感觉,您会感觉更惬意舒畅。传统的纯棉织物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汗性能,但是难以干燥,难以保持身体的干爽,大大影响舒适感。市场常见的普通吸汗速干面料吸水能力与纯棉面料相当,但还不能满足人们户外运动的需求。所以,需要开发具有超强吸水性、扩散性和快干性的面料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身具有优良的吸汗(吸水)性能,而且在常温环境下能迅速变干的具有超强吸汗速干功能的运动、休闲时装的面料织物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超强吸汗速干功能的运动、休闲时装的面料织物,其特征是:经纬纱的纤度范围在50旦尼尔~120旦尼尔之间,单丝细度为0.5旦尼尔~2.1旦尼尔;织物成品的吸水效果,吸上法(A法)达到经向120mm以上,纬向120mm以上;滴下法(C法)达到1.0秒以内。
所述经、纬纱中至少其一的截面具有异形断面,且纤维表面存在便于水份迁移的微细毛细孔、微孔或沟槽。异形断面为十字型断面或五叶断面。织物组织为双层组织或多重组织等变化组织,配合吸汗速干纤维本身的毛细孔、微孔、沟槽,加强毛细效应,使织物内层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通过传输、扩散到外层蒸发。织物紧度范围为1800~2800,紧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减弱纤维的毛细效应,影响水份的吸收、传输。织物中含有高效吸水剂成分。
一种具有超强吸汗速干功能的运动、休闲时装的面料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坯布织造、精练、中间定型、染色、干燥、整理定型,其特征是:织造时,采用的经纬纱的纤度范围在50旦尼尔~120旦尼尔之间,单丝细度为0.5旦尼尔~2.1旦尼尔,经、纬纱中至少其一的截面具有异形断面;经纱上浆时采用非拒水性浆料,避免对纱线亲水性基团发生影响从而影响吸水效果;在染色后加入吸水剂进行吸水加工,使高效吸水剂成分与织物进行缓慢、充分地作用,使织物中均匀地含有高效吸水剂成分,使之具有超强的吸水性能。。
吸水加工的具体步骤是:染色降温后,在50~60℃加入吸水剂,再升温至100℃,吸水剂的使用量为3.0% owf(owf含义是相对于织物重量);升温速率为1℃/min~1.5℃/min,然后在100℃时保温15~20min,再降温至50℃后,采用50℃温水水洗三次,每次10min。
纯棉在JIS测试中,A法测试结果在60mm左右,C法在5秒以内,市场上常见的普通吸汗速干品只能基本达到这一水平。而超强吸汗速干面料A法可以达到120mm以上,C法1秒以内。这意味着这种超强吸汗速干面料比纯棉和普通吸汗速干面料具有更好的吸水、扩散和速干性能。
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标准为JIS标准,其方法如下:
吸上法(A法)测试方法:
1、样品准备
经纬向2.5cm×20cm各3块,标明经纬向,样品的一边标记2cm,另一边标记0.5cm。
水槽中准备20℃±2℃蒸馏水。调节仪器,使之处于水平状态。
2、测试
用夹子固定样本标有0.5cm的一端,另一端2cm标记处与水槽液面相平,2cm以下浸在水下。10分钟以后测量由毛细管现象样品种水位上升的距离。
经纬向各测3次(保留到0.5mm),取平均值。
滴下法(C法)测试方法:
1、样品准备
准备15cm×15cm样品3块;20℃±2℃蒸馏水;秒表。
2、测定
①将样品用橡皮圈固定在约250ml烧杯口上,样品吸水加工面向上,表面呈水平放置,无多余张力。
②将软水注入注射器中,注射器使用TERUMO制造的型号26G(内径:0.45mm×长:13mm),调节其高度,使针尖距离样品表面约5cm。
③按注射器,调节成一滴滴到样品上,同时按动秒表计时开始,至样品吸收水滴无镜面反射但还润湿时结束计时。用同样方法测任意3点吸水时间(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求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