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渗铬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893.0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万泰真空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0/38 | 分类号: | C23C1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表面固态渗铬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的要求越来越要求更高,在材料的选择上材料成本也成为更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来用廉价的材料制造高质量的工件显得尤为重要,工件的表面渗金属是一项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该工艺是将工件埋入由供铬剂(铬粉或铬铁粉)、催化剂和填充机剂(AL2O3)组成的渗铬剂时,将发生如下的反应:
1.氯化物的分解:NH4CL→NH3+HCL 2NH3→N2+3H2
2.铬的氯化物沉积到工件的表面:
2HCL+Cr→CrCl2+H2
CrCl2+Fe→2HCl+Cr
CrCl2+H2→2HCl+Cr
沉积在工件表面的铬被工件表面吸收并与铁和碳相互扩散,从而来形成渗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碳钢为例其配方如下:铬铁粉50% 氧化铝48%% 氯化铵2%具体操作如下:将混合后的渗剂,在陶瓷罐中球磨12小时左右,且在装箱前必须经过活化处理。
氯化铵为催化剂,同时可加入少量的氟化物来对工件进行净化。铬铁粉的粒度一般在100-200目,将以上要求的渗剂和工件装箱后加热到1050-110℃保温5-10小时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万泰真空炉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万泰真空炉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菌丝菌种防老化法
- 下一篇:原生态蛹虫草酒制作新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