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预填埋相变材料降低水泥基材料内部温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972.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钱春香;高桂波;王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2D15/00;C09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预填埋 相变 材料 降低 水泥 基材 内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水泥基材料内部温升,延缓温度峰值出现时间,避免出现温度裂缝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使材料内部温度上升。由于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材料面层产生拉应力。在水泥水化初期,水泥基材料的弹性模量较小,抗拉强度较低,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容易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使材料表面产生裂缝,严重的将出现贯穿性裂缝。裂缝不仅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而且将加剧钢筋锈蚀和碳化,导致抗冻融、抗疲劳、防渗、防水等性能的降低,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所以必须对大体积水泥基材料的内部温升加以控制。
现有的控制水泥基材料内部温升的技术主要有:
1.建立冷却水循环系统
在水泥基材料浇筑过程中布置管道,在水化过程中向管道中提供循环水,将部分水泥的水化热导出,从而调节和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也存在很多缺点,突出表现在:通水过程中,水温与材料内部存在温差,当温差过大、冷却速度过快时,易产生裂缝,俗称“冷击”;循环水与水泥基材料的温差、通水量在不同时期要有所差别,温度变化不平缓;温控效果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2.加入缓凝剂微胶囊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加以石蜡为壁材、缓凝剂为芯材的微胶囊,在温升过程中石蜡融化使缓凝剂释放,减缓水泥的水化速率,从而降低内部温升速度和温度峰值。但这种方法会使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大大降低,影响施工进度;石蜡融化后对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还未深入。
3.直接在混凝土中加入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PCM)
相变材料是指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温度相对稳定的材料。相变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储存、工业废热回收、电子器件热管理、供暖和空调系统以及建筑外围护结构等领域。由于PCM潜热高,相变过程中温度变化小,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直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固态相变材料,对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有一定的吸收,从而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几率。此方法的缺点是:直接加入相变材料的重量有限,降温效果有限;相变材料对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有潜在危害;而且相变材料在碱性环境下物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避免直接掺加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温控幅度可控,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降低水泥基材料内部温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预填埋相变材料降低水泥基材料内部温升的方法,是将相变温度为28~40℃、储能密度为170~290J/g的相变材料在高于相变点的温度下注入管道中,封装后降温到相变点温度下,使相变材料变为固态,在浇筑过程中将含有固态相变材料的管道填埋到水泥基材料中,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升高至相变点时,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吸收大量的热,其中相变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削二十万千瓦以下机组汽缸内孔用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制品的榫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