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仪器用恒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1029.2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苹;王顺;杜洪伟;路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器 恒温 装置 | ||
1.一种仪器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辅助电源(1)、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温度控制电路(4)、光耦反馈回路(5);其中,辅助电源(1)的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光耦反馈回路(5),其中辅助电源(1)的电源公用端(1-2)接半桥式开关电源(1)的电源输入端(3-1),微控制器(2)PWM控制输出端(2-2)接半桥式开关电源(3)的PWM控制接收端(3-4),微控制器(2)的开关控制输出端(2-3)接温度控制电路(4)的开关控制输入端(4-2),半桥开关电源(3)的大功率电压输出端(3-5)接温度控制电路(4)的大功率电压输入端(4-1),温度控制电路(4)的电压检测输出端(4-3)接光耦反馈回路(5)的电压检测输入端(5-3),光耦反馈回路(5)的反馈控制输出端(5-4)接半桥式开关电源(3)的反馈输入端(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源(1)采用型号为“TOPSwitch-II”系列的三端隔离、反激式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微控制器(2)采用型号为“PIC16F877A”的微控制器电路,半桥式开关电源(3)采用型号为“SG3525”脉宽调制控制器和“IR2110”功率集成驱动芯片,温度控制电路(4)由四个场效应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器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源(1)中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1-1)接微控制器(2)中微控制器电路的5V电压输入端(2-1),所述的辅助电源(1)中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15V电压输出端(1-3)接半桥式开关电源(3)中的15V电压第一输入端(3-2),所述的辅助电源(1)中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12V电压输出端(1-4)和15V电压输出端(1-3)接光耦反馈回路(5)中的12V电压输入端(5-2)和15V电压第二输入端(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源(1)是基于三端隔离、反激式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双路输出的开关电源,辅助电源(1)的反馈控制回路是从变压器次级输出端(1-5)接第一二极管(1-6)和第二二极管(1-7),再经过第一电阻(1-8),反馈到三端稳压器(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器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半桥式开关电源(3)由脉宽调制控制器“SG3525”和功率集成驱动芯片“IR2110”以及两个大功率MOS开关管“IRFP460”组成,并且微控制器(2)部分的PWM控制输出端(2-2)直接控制半桥式开关电源的(3)中的PWM控制接收端(3-4),通过由第一光耦(3-6)、第二电阻(3-7)和第三电阻(3-8)、第一电容(3-9)组成的反馈,送到脉宽调制控制器“SG3525”的关断引脚(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耦反馈回路(5)中,检测到的信号从温度控制电路(4)的电压检测输出端(4-3)送入电压检测输入端(5-3),经过由第四电阻(5-5)、第五电阻(5-6)、第六电阻(5-7)、运放(5-8)组成的比例放大器进行放后,经过第一三极管(5-9)、第七电阻(5-10)、第二光耦(5-11)、第八电阻(5-12)的调节后,从反馈控制输出端(5-4)输出送入半桥式开关电源的反馈输入端(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0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提神、抗疲劳、醒酒功能的保健饮料
- 下一篇:多功能光学微操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