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位酰化莽草酸或莽草酸甲(乙)酯衍生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91563.3 申请日: 2007-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1230001A 公开(公告)日: 2008-07-30
发明(设计)人: 汤鲁宏;相虹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017 分类号: C07C69/017;C07C69/28;C07C69/86;C12P7/6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位酰化 莽草 衍生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多羟基环己烯酸或其低碳醇酯中特定羟基上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具体地讲是属于莽草酸或莽草酸甲(乙)酯的衍生物。

背景技术

莽草酸是一种从中药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有抗血栓和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1]。但由于其存在极性大,口服不易吸收,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作为药物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纷纷设法合成其衍生物,如三乙酰莽草酸[2-5]、异亚丙基莽草酸[6-11]等,意在改善其极性,增强其脂溶性和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

莽草酸中有三个手性羟基,选择性地只酰化其中的一个羟基,所得到的单酰化衍生物,其油水分配特性将与莽草酸本身,或其全酰化衍生物,或双酰化衍生物有显著的差异,这不仅对于研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而且对于由此可提供有效的高活性抗血栓药物,都是很有意义的,将形成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为一类新的药物。同时,3-位酰化莽草酸或莽草酸甲(乙)酯衍生物因在结构上完好保持莽草酸本身所具有的三个手性中心,对于特定结构的手性药物或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合成3-位酰化莽草酸或莽草酸甲(乙)酯衍生物。

参考文献:

[1]MA Yi(马怡),Sun Jianning(孙建宁),Xu Qiuping(徐秋萍).Inhibitory Effects of Shikimic Acid on PlateletAggragation and Blood Coagulation.(莽草酸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的抑制作用),[J]药学学报,2000,35(1):1-3

[2]CHONG Zhao-zhong(种兆忠),XU Qiu-ping(徐秋萍),SUN Jian-ning(孙建宁).Effects of triacetylshikimicacid on brain damage and blood rheology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三乙酰莽草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Chin Pharm(中国药学),2000,35,(8):520~523

[3]LI Xin-zhi(李欣志),CHONG Zhao-zhong(种兆忠),XU Qiu-ping(徐秋萍),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triacetylshikimic acid on plasma contents of vasoactive substances and brain myeloperoxidase activity duringfocal cerebral is chemical reperfusion in rats(三乙酰莽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6,20(1):13~18

[4]HUANG Fengyang(黄丰阳),Xu Qiuping(徐秋萍),Sun Jianning(孙建宁),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triacetylshikimic acid on platelet aggregation(三乙酰莽草酸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ActaPharmaceutica Sinica(药学学报),1999,34(5):345~348

[5]CHONG Zhao-Zhong(种兆忠),SUN Jian-Ning(孙建宁),XU Qiu-Ping(徐秋萍).Effects oftriacetylshikimicacid on reperfusion induced brain damage and blood rheological changes of rats subjected to focal cerebralischemia(三乙酰莽草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Chin J Pharmacol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1,15(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