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2002.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清;郭莉;龚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42 | 分类号: | C04B7/42;C04B7/06;C04B38/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阙如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基材 养护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水泥基材料的开裂,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自然养护,即初凝以后开始覆盖,终凝以后开始浇水养护;还可以采用喷涂养护剂在水泥基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膜,防止水分的蒸发来达到控制混凝土内水分损失以用于水化的目的;或者采用蒸压、蒸汽养护。以上均为常用的养护方法,但是都存在不足:由于水泥成分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自然养护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采用自然养护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喷膜养护不能较好地保温,冷热变化大,极易造成微裂缝,进而发展成贯穿裂缝;而蒸压、蒸汽养护需要特定的设备,投入大,施工不方便。近年来提出内养护的概念,采用含水的多孔无机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等,或采用商业生产的超吸收粒子(SAP),加入到水泥基材料内部,当周围相对湿度下降时,这些材料就会释放出自身含有的水分,从而提高了水泥的水化程度,减小了自收缩。但是现有的内养护材料价格较高,影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水泥基材料养护方法中的缺点,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中裂缝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基于内养护的概念,本发明采用较廉价且易获得的天然或人工生产的硅酸盐质材料来生产内养护剂,加入到水泥基材料内部,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减小自收缩,达到从水泥基材料内部根本解决裂缝问题。
一种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硅酸盐原料45-50份、碱激发材料5-20份、水泥5-10份、添加剂2-5份、水18-40份;
(2)把添加剂和水加入到硅酸盐原料、碱激发材料和水泥混合材料中,搅拌均匀后,浇筑成型;
(3)把浇筑成型的制品在常温或加热下静停;
(4)将上述制品进行常压蒸汽养护或加压蒸汽养护;
(5)将上述养护后的制品粉碎成颗粒,即得内养护剂。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的硅酸盐原料为秸秆发电产生的飞灰、硅藻土或稻壳灰。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的碱激发材料为电石渣或磨细石灰。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的添加剂为发泡剂、稳泡剂、促凝剂或引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40℃-60℃,静停2-4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4)中所述的常压蒸汽养护,养护温度为70℃-100℃的时间为12-24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4)中所述的加压蒸汽养护的压力为0.8-2Mpa,温度为170℃-198℃,养护10-12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5)中所述粉碎的颗粒的粒径为0.125mm-0.625mm。
上述的发泡剂为松香热聚物或松香皂化物;稳泡剂为6501稳泡剂或骨胶;促凝剂为经800℃煅烧的明矾石粉与硬石膏粉按1∶1质量比的混合物或甲酸钙;引气剂为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有益效果
将本发明制备的内养护剂加入到水泥基材料中,可使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提高8~15%,水泥1~7天水化程度提高10~20%,自收缩率减少50~150×10-6,从而达到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水泥基材料的开裂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材料准备:称取秸杆发电产生的飞灰48份、磨细石灰7份、水泥5份、发泡剂为松香热聚物0.9份、稳泡剂为6501稳泡剂0.1份、促凝剂为800℃煅烧的明矾石粉与硬石膏粉按1∶1质量比的混合物3份,水36份;
(2)把上述的发泡剂、稳泡剂、促凝剂和水加入到飞灰、石灰和水泥混合的材料中,搅拌均匀,浇筑成型;
(3)把浇筑成型的制品常温下静停2小时;
(4)把上述制品送入蒸压釜中进行加压蒸汽养护,温度175℃~195℃,压力0.8~2MPa,养护10~12个小时;
(5)出釜,冷却,粉碎成粒径在0.125mm~0.625mm大小的颗粒。实施例2、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材料准备:称取秸杆发电产生的飞灰50份、磨细石灰5份、水泥5份、发泡剂为松香皂化物0.9份、稳泡剂骨胶为0.1份、促凝剂甲酸钙3份,水3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