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钩尾框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2007.8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德文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J5/06;B21J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4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尾框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钩尾框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锻压成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钩尾框的制造方法,首先是将棒料加热,然后采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使棒料缩径拔长,接着对拔长的棒料继续加热,然后采用模具机锻成板状料,剪切机锻过程产生的飞边,最后加热弯曲成型。在棒料加热后的自由锻过程中,棒料需反复多次的击打才能达到所需的尺寸,在每一次的加热击打中,表面都会产生氧化并脱落,使棒料的利用率降低,造成浪费,同时,自由锻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也高,而且生产效率低;在自由锻之后,还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模具机锻,工序多,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且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钩尾框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钩尾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选取棒料并加热至1200-1250℃;
2)、对加热的棒料进行锻压使之缩径拔长形成机锻坯料,所述的锻压拔长工艺采用辊锻机辊锻加工,辊锻机的辊锻压力为300-700吨;
3)、将锻压的机锻坯料在模具模腔中机锻成板状料;
4)、剪切机锻中产生的板状料飞边,最后加热板状料弯曲成型。
所述的辊锻加工采用至少两道辊锻加工。
所述的辊锻加工采用三道辊锻加工,第一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5-2.5.第二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0-1.5,第三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0-1.5。
所述的棒料的加热采用2000KW中频炉,所述的剪切飞边采用1600T摩擦压力机,所述的弯曲采用315T钩尾框弯曲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钩尾框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2、本发明钩尾框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对棒料加热,然后利用辊锻机对加热的棒料进行辊锻成机锻坯料,接着对机锻坯料机锻成板状,然后剪切飞边最后弯曲成型。对棒料的锻压采用辊锻机辊锻加工,相比空气锤的自由锻,辊锻加工速度快,一次加热即可完成变形尺寸需要,因而在锻压时棒料表面因氧化脱落的材料也少,同时,采用辊锻,可以自动化操作,无需工人或一个工人即可,因此极大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采用辊锻使得棒料的在辊锻成机锻坯料的时间大为缩短,所以棒料的温度还处在机锻的温度范围内,所以节省了机锻前的加热步骤,同时降低了能耗。
2、本发明钩尾框的制造方法中辊锻采用至少两道辊锻,根据变形量确定每道辊锻的锻造比,使得棒料在辊锻拔长时,不仅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而且不会因为局部的受力过大,而产生开裂或产生锻压缺陷,最后导致废品从而降低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辊锻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首先选取长度为1230mm、直径为142mm的25MnCrNiMoA棒料,然后将该棒料采用1000KW中频炉加热到1200-1250℃;优选温度为1250℃,接着对加热的棒料进行锻压使之缩径拔长形成机锻坯料,锻压拔长工艺采用辊锻机辊锻加工,辊锻机的辊锻压力为300-700吨,采用机械手自动夹持棒料并送入辊锻机辊锻,本实施例的辊锻压力为400吨;其次将锻压的机锻坯料采用6300T摩擦压力机在模具模腔中机锻成板状料;机锻坯料在机锻时会产生飞边,所以紧接着采用1600T摩擦压力机剪切机锻中产生的飞边,剩余飞边的尺寸小于2mm,然后采用315T液压机弯曲成型,最后冲孔,一火成型。
棒料的辊锻加工采用至少两道辊锻加工,本实施例采用三道辊锻加工,第一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5-2.5,将直径为142mm的棒料中间局部缩径为直径φ1为104mm,第二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0-1.5,将直径φ1为104mm的棒料再次缩径为直径φ2为95mm,第三道辊锻的锻造比为1.0-1.5,使棒料的局部直径变成φ3为87mm,达到机锻坯料的尺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德文,未经曾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