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光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2247.8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吹拔正敏;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7/16 | 分类号: | B24B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光工具,尤其是一种电机驱动的砂光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砂光类电动工具均以旋转电机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砂光件在待砂光平面的旋转振荡或直线运动,从而完成所需的砂光操作。
美国专利US4625462和US5554066分别揭示了将电机旋转转换为砂光件在砂光面做旋转振荡以及做直线运动的技术方案。这些现有技术均需借助传动机构实现运动方式的转变,因此结构复杂。此外,由于受制于传动机构,因此不论如何安置旋转电机,都会使整机重心较高,结果容易产生振动、噪音等不良后果。
近年来,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线性振动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美国专利US5632087揭示了一种小型线性振动电机在剃须刀上的应用。采用这种线性振动电机的剃须刀不仅振动较小,而且剃须效率较高。尤其是,与旋转电机相比,由于线性振动电机不需要借助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的附加机构,因而使得整机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和体积也明显下降。此外,线性振动电机的动子容易利用磁悬浮支撑,因而使得动子和定子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空气隙而不接触,从而为消除定、动子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奠定了基础,不仅可以减少电机能耗,而且使整机工作更安全可靠、寿命也更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砂光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振动和噪音显著降低的砂光工具。
本发明的砂光工具包括:
机壳;
位于机壳底部可相对运动的砂光板;
安置在机壳中的至少一个线性振动电机;
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定子与机壳构成固定连接关系,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动子与砂光板构成运动传递衔接关系。
这样,当该砂光工具的线性振动电机通电工作时,其动子的运动无需通过传动机构,可以直接传递给位于机壳底部的砂光板,使其实现所需的砂光运动。容易理解,由于本发明的砂光工具以线性振动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一改传统的旋转电机间接驱动方式,省去了传动机构,因此其结构简化紧凑,降低了整机的重心,并使线性振动电机磁悬浮支撑的长处得以发挥,因此显著减少了振动,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以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1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图1实施例中线性振动电机的两种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的线性振动电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中线性振动电动机的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8A和图8B分别是图1实施例的线性振动电动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优选实施例的砂光机10外部结构如图1所示,11是与机壳配套连接的电池,该电池11既可以是可充电的锂电池包,也可以是满足工作要求的其他类型可充电电池包。
由图2可以看出,该砂光机10最主要的部分是左右组合壳体12A、12B构成的机壳;位于机壳底部可相对运动的砂光板20;安置在机壳中的线性振动电机16(在实施例中为3个--16A、16B、16C)。
其具体结构为:一对用于封装内部机构并供操作者握持的对称组合壳体12A、12B相互之间通过若干螺钉23紧固连接。各线性振动电机16的定子部分上部通过电机固定板15与机壳固定连接,定子部分下部与支撑板18固定连接。电池11和线性振动电机16的电连接线路之间接有开关元件13以及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砂光机10启停,以及驱动线性振动电机16。支撑板18上装有一组(本实施例为四只)支撑轴承19。
位于机壳以及支撑板18底部的砂光板20上表面对应支撑轴承19的位置分别嵌装固定承担对应支撑轴承19的导轨21,而对应各线性振动电机16动子的位置分别嵌装固定连接板17。各固定连接板17上制有限制孔,各线性振动电机16的动子端穿过支撑板18,延伸到砂光板20内,动子扩张端头过盈穿过对应固定连接板17的限制孔,形成垂向可以在受限于限制孔的范围相对运动、水平面其它方向不能相对运动的约束条件,从而构成线性振动电机动子与砂光板的运动传递衔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