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玻璃堆放专用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2365.9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全海 |
主分类号: | B65G1/02 | 分类号: | B65G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28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玻璃 堆放 专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损品堆放用工装,具体为一种改良的玻璃堆放专用架。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堆放专用架其结构包括呈簸箕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齿条,所述框架的后靠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安装于滑块,所述压杆的外端部连接顶压块,所述滑块套装于所述后靠的固定轴。使用中将玻璃一层层斜靠于后靠,压杆随滑块一起移动直至压杆与玻璃的上端接触,顶压块钩住最外侧的玻璃。由于堆放架占用空间较大,所以闲置时通常相互叠加,这样位于上面的框架其底部压装于下面框架的橡胶齿条,而框架的底部多为钢件,其不同于玻璃嵌入式的堆置,其通常压于整个齿条的齿顶上,这样齿条容易被压坏。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玻璃堆放专用架,其在叠放中不会损坏其底部的齿条,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其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其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所述框架侧靠的栏杆分别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分别设置于同一侧的后立柱的外侧,所述栏杆的后端部转过一个直角后与同一侧的后立柱连接,两边所述侧靠的栏杆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所述框架底部两侧边距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靠、侧靠最上层的栏杆分别设置有支撑件。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堆放架叠放时上层架的侧靠、后靠的栏杆直接压于下层堆放架的相对应的一侧的栏杆,这样上层架的底部就悬于空中,不会压于下层堆放架底部的齿条,这样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保证了堆放架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了现有堆放架,其堆放时采用底部叠加支撑,从而导致齿条破损的缺点;而支撑件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堆放架因叠加而引起的磨损,进一步保证了堆放架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框架侧靠的栏杆2、3分别与框架的前立柱1、后立柱6连接,前立柱1分别设置于同一侧的后立柱6的外侧,栏杆2、3的后端部弯过一个圆弧后(图1中的a处)与同一侧的后立柱6连接,两边侧靠的栏杆2之间、栏杆3之间的空间距离均大于框架底部两侧边12之间的距离。框架后靠最上层的栏杆13、侧靠最上层的栏杆3分别设置有支撑件5、4。9为压杆、10为顶压块、7为后靠立柱、8为滑块,11为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全海,未经朱全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集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