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92694.3 申请日: 2007-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371925A 公开(公告)日: 2009-02-25
发明(设计)人: 周建大;王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 周建大
主分类号: A61K47/48 分类号: A61K47/48;A61K38/18;A61K33/38;A61K9/16;A61K9/00;A61P17/02;A61P27/02;A61P15/00;A61P1/02;A61P3/1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卢宏
地址: 410013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细胞 生长因子 复合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多肽生长因子的缓释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细胞多肽生长因子缓释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细胞生长因子是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一类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其分子量从几百到几万不等,也常称之为多肽生长因子。与经典的多肽和蛋白质激素相比,多肽生长因子并没有特定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而是通过一些细胞的旁分泌和自分泌释放并扩散到靶细胞,从而协调机体自身的统一以及对外界的反应。由于多肽生长因子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有关生长因子的鉴定、结构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很快,部分多肽生长因子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这类药物普遍存在着稳定性差,易变性失活和清除等缺陷。特别是用于感染的创口/创面时,创口/创面的分泌物、酶及细菌毒素等促进了生长因子的分解,变性和失活等。这严重影响了多肽类生长因子类药物与创口/创面新生组织的接触,从而严重影响了其生物学效用的发挥,且直接将多肽类生长因子作用于创口/创面时很难达到足够的持续作用时间,因为作为蛋白质在室温下是非常不稳定的,特别是有水存在时更是如此,它的半衰期小于1小时,远远短于在伤口部位诱导细胞DNA合成所需的迟滞时间。这段时间约为8~12小时〔参见:《外科研究杂志》43:333,1987年〕。另一方面,细胞的增殖周期(或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间期和分裂期。增殖周期也可分为G1、S、G2、M四个时期。在增生的组织当中处于增生的细胞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生长因子对细 胞的增殖作用主要是作用于细胞增殖间期,直接将多肽类生长因子作用于创面只在短时间作用与分裂间期的某一个时期的细胞之后,引起一个波浪式的细胞增生加速,之后重新回到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而缓释剂型生长因子制剂能持续有效地作用于处于分裂分裂间期,从而改变了增生细胞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让处于增生期的细胞比例上调,这样的结果是使增生组织持续稳定快速地生长。而且目前多肽类生长因子制备过程复杂,价格较昂贵,反复多次给药不仅造成了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如何将这类药物制成缓释且持续稳定、安全、有效作用于创口/创面的制剂,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和药剂学领域中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热点。

纳米银材料与现代药理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银在纳米状态下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显著增强,使其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只用极少量的纳米银即可产生强力的杀菌作用。纳米银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体(包括霉菌、滴虫、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目前认为纳米银杀菌机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银离子缓释杀菌抗菌,即指在其使用过程中,抗菌剂缓慢释放出Ag,在很低浓度下即能破坏细菌细胞膜,或者强烈吸引细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SH),并迅速结合在一起,导致细菌内部酶的失活,从而破坏细菌的呼吸系统及营养输送系统,致使细菌死亡,产生杀菌作用。通过缓释Ag,可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其二是银离子的活性氧化抗菌,也就是高氧化状态银的还原势能极高,在光的作用下抗菌剂和水或空气作用,生成的活性氧(O-和-OH),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最终杀灭细菌。而且其杀菌特点包括不受细菌的类别限制,具有广谱抑杀菌作用,对抗生素赖药的细菌也具有同样作用,不产生赖药性,并具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以及相对环保等优点。国内外已经有较多学者研究证实并报道纳米银既有抗菌性又有抗炎性。它的抗炎机理主要为抑制TNF-α、IL-1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诱导炎症细胞凋亡。同样银还具有促进去腐生肌收敛的作用,并可以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加快组织修复与再生,因此能促进创面的愈合,促进物理治疗后渗出液的吸收。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纳米银无生物毒性,临床也已经开发出多种主要药效成分为纳米银的药物(如阿希米,邦列安,纳米银敷料等),临床效果显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大,未经周建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