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2900.0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其华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2;F21V7/04;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和普通的二极管一样,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芯片组成,这些半导体材料会预先通过注入或掺杂等工艺以产生PN接合结构。与其它二极管一样,发光二极管中电流可以轻易地从P极(正极)流向N极(负极),而相反方向则不能。两种不同的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在不同的电极电压作用下从电极流向PN接合。当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以光子的方式释放出能量。当PN接合所加电压为正向时,会有较大的电流流过,称的为正偏。如果电压极性接反了,则被称为反偏,这时只有很小电流流过器件,并且不发光。
因为发光二极管寿命较传统照明灯泡更长,故发光二极管目前正积极地被研发以应用于各种照明用途上,但也因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远大于白炽灯泡、家用钨丝灯等传统的照明灯泡,容易在照明时产生眩光,其中眩光就是一般人所称的刺眼光线,亦即眼睛直视光源时感到的刺眼光线(直接眩光)、光线投射对象后反射至眼睛的刺眼光线(间接眩光)或室内主灯与桌灯明暗比过大(对比眩光)。
眩光的存在使人眼看不清楚其周边物体,使影像模糊化,阅读吃力,容易造成眼睛疲劳,降低阅读效率,因而造成眼睛的负担,造成眼睛酸痛,头痛的问题,因而降低工作绩效、工作品质甚至影响安全。即使以用于LCD显示上的背光照明技术来降低眩光的产生,仍会有部分光线直射出照明装置外,而无法避免因直射光线的强烈亮度产生的眩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中,为了符合产业上某些利益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用以解决上述传统的照明装置未能达成的标的。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此一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一第一灯罩,第一灯罩是包覆一光源,且光源产生的光线是经由第一灯罩内部至少一次反射后照射出第一灯罩,其中光源包含多数个发光二极管与一电源,多数个发光二极管是排列成一阵列,且多数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耦合于电源以达成正偏。
上述的第一灯罩包含一开口部、一反射部与一遮蔽部,其中至少一开口部是位于遮蔽部与反射部之间。上述光源产生的光线是通过开口部照射出第一灯罩,并且反射部是为一弧形结构,此一弧形结构包含一凸面与一凹面,上述光源产生的光线是经由凹面至少一次反射后到达至少一开口部。上述的遮蔽部反射由光源直接射向至少一开口部的直射光线,并将直射光线反射至反射部,如此便可将光源产生的全部光线至少反射一次,以避免光线直接射出第一灯罩,也可由此加强防止眩光的产生。
为了加强照明的亮度,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还包含一第二灯罩,其中第二灯罩的结构是与第一灯罩相同,并且第二灯罩是与第一灯罩对称排列。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为一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3与图4是为反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突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与图7是为对称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为光源与开口部照射方向正交垂直的关系示意图;
图9是为光源与开口部照射方向相反的关系示意图;
图10是为具有保护层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为排列成线型阵列的多数个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为对称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光线分布图;以及
图13是为柱状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此所探讨的方向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步骤及其组成。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技艺者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的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其华,未经谢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监控装置
- 下一篇: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杂化膜组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