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材料致动的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2976.3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A·L·布劳恩;N·L·约翰逊;G·A·赫雷拉;G·P·麦奈特;C·P·亨里;A·C·基夫;B·哈利希;D·M·斯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黄力行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材料 导流 装置 | ||
1.一种车辆导流装置,包括:
与车体物理连接的可移动主体部;
包含活性材料的致动器,该活性材料与车体和可移动主体部可操作地连接;其中活性材料在接收到激励信号后经历性质的变化,其中这种性质的变化有效地通过致动器的运动使可移动主体部从初始位置或者气流中的展开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或展开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活性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电活化聚合物、磁流变弹性体、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致伸缩材料、电流变弹性体、铁磁形状记忆合金或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材料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质的变化包括尺寸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剪切力的变化、形状取向的变化、弯曲模量的变化,或者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性质的组合的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励信号包括热激励信号、电激励信号、磁激励信号、化学激励信号、机械载荷或是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激励信号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还包含与车体及可移动主体部可操作地连接的回位机构,其中该回位机构构造为提供与活性材料提供的力相反的力,其中所述力导致可移动主体部回到展开位置或初始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其中活性材料在被激励时有效克服回位机构提供的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还包括与车体和可移动主体部可操作地连接的无动力保持锁定机构,其中所述无动力保持锁定机构构造为当活性材料失去激励时将可移动主体部保持在展开位置或初始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其中释放锁定允许所选择的回位机构和活性材料其中之一将可移动主体部移动到展开位置或初始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器还包括在杆的周围同心放置的管,其中所述杆在每个端部布置有盘,其中活性材料布置在杆周围并与盘相连接,活性材料构造为在收到激励信号后相对于所述杆向所述管施加旋转偏置。
8.一种用于车辆导流装置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包括:放置在致动器罩上的线性位移活性材料,其中活性材料构造为在接收到激励信号后经历性质的变化;
与线性位移活性材料可操作地连接的径向输出轴,其中活性材料性质的变化有效地提供径向输出轴的轴向移动;和
枢轴组件,其与径向输出轴和致动器罩可操作地连接,构造为将输出轴的轴向移动转化成致动器罩的旋转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罩包括倾斜槽,其中所述径向输出轴在倾斜槽中移动,从而实现致动器罩的旋转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活性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电活化聚合物、磁流变弹性体、压电材料、电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流变弹性体、铁磁形状记忆合金、或者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活性材料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质的变化包括尺寸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剪切力的变化、形状取向的变化、弯曲模量的变化,或者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性质的组合的变化。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激励信号包括热激励信号、电激励信号、磁激励信号、化学激励信号、机械载荷或是包含至少一种上述激励信号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致动器-铰链组件,还包括放置在致动器罩内部且与枢轴组件可操作地连接的回位机构,其中该回位机构构造为使活性材料恢复到性质变化前的状态。
14.一种使用车辆导流装置的方法,包括:
将包含活性材料的致动器放置在车体和可移动主体部之间;
激励活性材料以实现活性材料性质的变化,其中性质的变化通过致动器的运动使可移动主体部从初始位置或车辆气流中的展开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或展开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
停止激励活性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锁定机构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9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