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图热敏CTP版材用感光组成物及使用其制作的平印版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3102.X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建;滕方迁;李合成;邵国安;刘明芳;侯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
主分类号: | B41M5/26 | 分类号: | B41M5/26;B41M5/46;B41C1/055;B41N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73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ctp 版材用 感光 组成 使用 制作 平印版 | ||
1、一种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份包含(1)可溶于碱水的酚醛树脂用量占组成固体总量的30-60份;(2)红外吸收染料,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20份;(3)发生热致促溶变化的阻溶剂,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20份;(4)光热产酸源,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20份;(5)含有可以酸解的-c-o-c-基团的活性化合物,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可溶于碱水的酚醛树脂的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45-55份,红外吸收染料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10-15份,发生热致促溶变化的阻溶剂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10份,光热产酸源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10份,含有可以酸解的-c-o-c-基团的活性化合物用量占组成物固体总量的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于碱水的酚醛树脂为间甲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化产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n为1-12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于碱水的酚醛树脂为混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化产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式中R表示1-12个碳的烃基、烃氧基、芳基或卤素原子,其是1-6个碳的烃基或烃氧基或芳基,m,n表示1-12之间的自然数。
5、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产酸源为多卤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产酸源为鎓盐化合物、碘鎓盐、硫鎓盐、磷鎓盐、硒鎓盐、重氮类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产酸源有如下结构;
其中R表示氢原子、1至12个碳的烃基、烃氧基等;X表示卤素离子、对甲苯磺酸根、六氟磷酸根、六氟锑酸根、六氟砷酸根或四氟硼酸根;n表示1-12的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收染料为红外吸收化合物,其为以下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碳黑、酞菁、部花菁、重氮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收染料为红外吸收化合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以酸解的-c-o-c-基团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发生热致促溶变化的阻溶剂,含有极性官能团能与成膜树脂芳香环上的羟基形成氢键。代表性的化合物包括有二苯甲酮、黄酮、黄烷酮、吡喃酮、结晶紫、甲基紫或碱性紫碱性紫5BN。
1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制作的平印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基,在底基上是含亲水性聚合物的底涂层,在底涂层附着有前述感光组成物的热敏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制作的平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亲水性粘结剂的底涂层含有-COOH、-CH2OH或-NH2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14、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阳图热敏CTP版材的感光组成物制作的平印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亲水性粘结剂的底涂层中含亲水基团的物质是聚乙烯磷酸(PVPA)、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型共聚物HMMM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未经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1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