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3278.5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冲靖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48;B60N2/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其具有头颈扭伤防止机构,用于防止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对乘员头颈造成伤害。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座椅上,在通常座椅靠背的上部设有头垫,在乘员就座后的状态下,乘员的头部与头垫之间有规定的间隙,当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身体就向前方移动,而头部留在后方,负荷作用在颈部上,有时造成头颈扭伤。
因此,有时可减小头部与头垫间的间隙,将伤害抑制在最小限度,但存在如下问题:在通常使用状态下,头部与头垫始终接触,或头部稍许活动就与头垫干涉而感到不适。
故提出了如下一种所谓的头颈扭伤防止机构:将与受压部连接的头垫安装成摆动自如并利用螺旋弹簧对头垫始终向后方施力,当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利用输入于受压部的负荷克服螺旋弹簧的施力而使头垫向前方移动;但由于是一种发生冲撞后,与头部抵接的头垫马上回复到原来位置的结构,故仍存在着负荷作用在颈部上的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还提出了一种在从车辆后方发生冲撞时使头垫向前方移动、并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头颈扭伤防止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或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9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3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74240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2或3所揭示的车辆用座椅中,存在着如下问题:不能从座椅的外观来识别头颈扭伤防止机构是否产生动作,若在头颈扭伤防止机构已进行了动作的状态下驾驶车辆,则头颈扭伤防止机构不起作用。
另外,在车辆用座椅上设有用于使座椅在前后方向滑动的座椅滑动装置,有时因对座椅滑动装置进行操作而使座椅滑动到最后端时的冲击会使头颈扭伤防止机构产生误动作。在该场合,也同样不能识别头颈扭伤防止机构是否产生动作,因此发生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的,其目的在于廉价地提供一种具有头颈扭伤防止机构的车辆用座椅,其结构是能容易识别头颈扭伤防止机构是否产生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缓冲垫、安装成相对于该座椅缓冲垫倾倒自如的座椅靠背、以及安装在该座椅靠背上部的头垫,该车辆用座椅的特征是包括:安装在座椅缓冲垫框架上的一对侧架;以及通过旋转枢轴安装在该侧架上的座椅靠背框架,在通常就坐时,相对于所述侧架而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保持在第1位置,而在从车辆后方输入规定值以上负荷的场合,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以所述旋转枢轴为中心进行摆动而向不同于所述第1位置的第2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头垫向前方移动,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一部分上设有能识别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绕所述旋转枢轴摆动的识别物。
技术方案2的发明特点是,所述识别物是设在撑杆导向件上的识别标记,而所述撑杆导向件用于将所述头垫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随着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绕所述旋转枢轴的摆动,使所述识别标记与所述撑杆导向件一起向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识别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特点是,所述识别物是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与所述侧架的相对部位上的指示器,该指示器可从外部进行目视确认,可利用所述指示器来识别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
技术方案4的发明特点是,对所述指示器进行导向的指示器导向件安装在所述侧架上,可利用所述指示器相对于所述指示器导向件的相对移动来识别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
技术方案5的发明特点是,所述识别物是升降自如地设在所述侧架上的升降构件,该升降构件与连杆机构连接,根据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使所述升降构件升降,从而可识别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
技术方案6的发明特点是,还具有将所述升降构件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起来的钢丝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通过所述钢丝绳传递给所述升降构件。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座椅靠背的一部分上设有能识别座椅靠背框架绕旋转枢轴摆动的识别物,故能低成本且非常容易地识别座椅靠背框架的摆动机构即头颈扭伤防止机构是否产生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座椅靠背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座椅靠背的另一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a)表示通常就坐时状态,(b)表示后冲撞时的状态。
图5表示图1的座椅靠背与头垫的安装部,(a)是通常就坐时的侧视图,(b)是后冲撞时状态的侧视图,(c)是头垫的撑杆导向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洁的抽油烟机结构
- 下一篇:节能锅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