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丽参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3554.8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张语迟;王淑敏;宋凤瑞;刘淑莹;杜芹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K36/9068;A61K9/06;A61P37/04;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丽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丽参的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
高丽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的加工品
高丽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阳痿宫冷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高丽参含总皂苷约4%,单体皂苷与人参大致相同,主要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Ro、Ra1、Ra2、Rb1、Rb2、Rb3、Rc、Rd、Re、Rf、R20-gluco-f、Rg1、Rg2、Rh1等,均为三萜皂苷。其中以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Dammarane)系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水解可得到人参二醇(Panaxadiol),如人参皂苷Ra1、Ra2、Rb1、Rb2、Rb3、Rc、Rd属于此类;有的水解产物为人参三醇(Panaxatriol),如人参皂苷Re、Rf、R20-gluco-f、Rg1、Rg2、Rh1等。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Oleanane)系皂苷,其苷元为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如人参皂苷Ro属于此类。
中药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人参各种加工品中主要包括:1.将新鲜人参清洗干净,加入少许防腐剂或直接进行真空包装为成品鲜参。2:取清洗干净的新鲜人参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称为“生晒参”,新鲜人参不除去支根晒干称为“全须生晒参”。3:将刷洗干净的新鲜人参除去不定根和支根,蒸3~4小时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称为“红参”。4:将新鲜人参清洗干净,置沸水中浸烫3~7小时,用特制的竹针沿参体平行的方向刺小孔,再浸到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称为“白参”。5:将新鲜人参真空冷冻干燥,称为“活性参”。6:将新鲜人参清洗干净后涂抹中药浸膏,进行蒸制3~5小时后取出,晒干后掰掉分支,再涂抹中药浸膏放入铝锅内进行软化,软化后进行压方,晒干至一定软硬度,进行包装,称为“高丽参”。上述加工方法中加工最为复杂、市场售价最高的为高丽参。高丽参因为有蒸制的过程,使得人参内部的皂苷发生了转化,使人参药性趋缓,使高丽参形成了补益而不燥的特点。该特点类似与中国红参,而中国红参为高丽参的加工初级产品,在质地上高丽参的软硬度较中国红参软硬度更为合适,并且经过中药浸膏制过的高丽参具有人参独特的香气。使得高丽参在市场上的售价远远高于中国红参。但是韩国、朝鲜经过多年摸索出的传统的加工技术与经验并不外传,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知识产权。凭借自身的加工技术与统一的韩国人参市场管理使得韩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冲击了中国人参。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高丽参加工方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丽参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鲜人参经过清洗→涂抹中药浸膏→蒸制→晒干→烘烤→软化→压方→晒干的步骤,加工成一种外形美观、软硬度适中、有高丽参特有香气的加工品高丽参。
中药人参与高丽参均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人参加工成高丽参的过程中,其中皂苷类成分会发生改变,并且随着加工会发生梅拉德反应。伴随着各种反应的发生,人参加工品高丽参的药性发生了改变。使高丽参形成了补益而不过量,温润而不燥化的特点。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选择鲜参,将中药浸膏均匀地涂在鲜人参上,放入蒸参箱中进行蒸制4~6小时,蒸参箱内温度在50分钟内由室温升高至100℃,蒸参结束,蒸参箱内温度降至60℃时将人参取出,放在日光下将人参表层水分晾干,晾晒时间为5小时,5小时后将表层水分晾干人参放入烘箱中于60℃~80℃条件下烘烤10~15小时,再将烘干的人参放入铝制容器内进行蒸汽软化,铝制容器内温度在80℃~100℃,软化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将软化的人参进行压制成型,压制成型的人参分别用白纸包好,放在日光下自然晾晒,当温度为30℃的条件下日晒40小时,当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日晒60小时,得到高丽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