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3638.1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之;陈家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3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放电 保护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静电放电保护(electrostatic dischargeprotection),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大信号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方法。
背景技术
图1A为一个已知静电放电保护电路的架构图。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00是设置于输出电路110输出端,并包含一箝制电路(clamping circuit)120与二个串接的二极管(diode)Dp1、Dn1,同时,输出电路110与箝制电路120都跨接于第一工作电压Vdd与第二工作电压VSS之间。箝制电路120包含静电放电单元130以及ESD检测电路140。其中,静电放电单元130由NMOS晶体管(transistor)TN所构成,而ESD检测电路140则由电阻R1、电容C1、反向器D1所组成。
当有静电经由输出接点、电压源(Vdd、VSS)等灌入输出电路110时,ESD检测电路140会触发静电放电单元130,使静电放电电流经由静电放电单元130流出,而不会破坏输出电路110。然而,大信号电路或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out的直流电平通常为Vdd,在正常操作下,输出信号的振幅可到达2 x Vdd(亦即电压摆动幅度(swing)S是Vdd),此时Vout与Vdd之间有Vdd的压降,若电路只串接一个二极管Dp1,将会使二极管Dp1导通(导通电压约0.7V),而输出电压Vout高于(Vdd+0.7v)的部分将被二极管Dp1截掉,如图1B所示。
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申请人于一台湾专利申请案(申请案号:95110192)揭露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其架构图如图2所示。请参考图2,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00是设置于功率放大器210的输出端,包含箝制电路120、电感器L、二极管(diode)Dn1以及二极管串联Dp1~Dp5。请注意,在这里二极管串联包含五个二极管Dp1~Dp3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二极管串联的数量M必须大于或等于(电压摆动幅度S/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当输出接点Po上出现正的ESD电压(对VSS)时,输出接点Po与第一工作电压Vdd之间的二极管串联Dp1~Dp5会导通,并且触发箝制电路120来导通大电流,以避免功率放大器210受到损伤。同时,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摆动幅度S也不再受静电放电保护电路200所限制,呈现完美对称的波形。
然而,相较于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00,当输出接点Po上出现该正ESD电压时,因为二极管串联Dp1~Dp5的二极管个数增加,造成二极管串联导通电阻Rd增加(或导通路径增加),使得NMOS晶体管TN的导通时间增加(因为导通时间t=R x C1,其中R是电阻R1与二极管串联导通电阻Rd串联后的等效电阻),进而提高ESD电压灌入功率放大器210的机率,因此降低了箝制电路120保护功率放大器210的保护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进一步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大信号电路所产生的输出电压摆幅,不被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所限制,在输出接点有静电放电电压产生时,可以利用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中最短的导通路径,将静电放电电流快速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汽车静态电流的装置
- 下一篇:户内电缆头快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