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4056.5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政;卢菊明;宋志国;展平;陈建兴;张凤林;陆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锦丰轧花剥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2/0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抗菌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的发展趋势是差别化和功能化。开发粘胶纤维新品种,改善其性能,并使其有某些特殊功能,是当前纤维行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差别化粘胶纤维用途广泛,产品附加值高,符合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虽说目前的粘胶纤维品种较多,但均没有持久的抗菌功能,不能阻止微生物、霉菌形成及异味的出现;而且目前的粘胶纤维传统生产工艺,不能保证掺入物的均匀分布,使得掺入物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效果、可阻止微生物、霉菌形成及异味的出现的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含有0.005~0.025‰(重量比)的纳米银和5~15%(重量比)的竹碳,余量为人造纤维。
上述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50纳米,所述的竹碳的粒径小于1微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纳米银和竹碳的分布更加均匀的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用碱液对纳米银、亚硫酸钠和竹碳进行混合调配,制得的溶液中纳米银含量为0.05~0.2克/升,竹碳含量为50~100克/升;含碱量为10~30克/升;亚硫酸钠含量为8~12克/升;将该混和液搅拌均匀后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混合液与纺丝原液按3~10∶50(体积比)通过纺前管道注射装置充分混合,然后经纺丝工艺纺丝成型,再经过后处理工艺:精练、烘干、切断,制得成品。
上述的后处理工艺中精练采用的是长丝束精练,切断采用的是干法切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由于含有一定比例的纳米银,因而具有了持久的抗菌效果,可阻止微生物、霉菌形成及异味的出现;由于掺入了竹碳,使所述的竹碳粘胶纤维淡雅清香,并具有超大比表面积、超高吸附等特征,能够遮挡电磁波辐射、发射远红外线、调节温湿度和美容护肤。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可以使得纳米银和竹碳在竹碳粘胶纤维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含有0.005~0.025‰(重量比)的纳米银和5~15%(重量比)的竹碳,其余的为人造纤维。所述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50纳米,所述的竹碳的粒径小于1微米。
下面详细上述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将含量为20%的竹碳溶液150kg和含量为1000ppm的纳米银5kg用浓度为40g/l的碱溶液150kg和25kg浓度为10%的亚硫酸钠溶液调配混合均匀,经三层府绸过滤通过纺前注射装置均匀地加入到5000kg纺丝原液粘胶中,经纺丝工艺纺丝成型,经集束→精炼→烘干→切断→打包。即可以得到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约500kg。
按GB/T14463-93质量检测,纤维纤度:1.65分特,干断裂强度:2.10厘牛/分特,干断裂伸长:18.7%,湿断裂强度:1.18厘牛/分特,超长率:0.5%,倍长率:0.5%,含油率:0.30%,残硫量:10.9mg/100g,干强变异系数:12.46%,疵点:1.5mg/100g,油污黄纤维:0mg/100g,回潮率13.05%,等级:一等品。
实施例2
将含量为20%的竹碳溶液200kg和含量为1000ppm的纳米银8kg用浓度为40g/l的碱溶液300kg和50kg浓度为10%的亚硫酸钠溶液调配混合均匀,经三层府绸过滤通过纺前注射装置均匀地加入到5000kg纺丝原液粘胶中,经纺丝工艺纺丝成型,经集束→精炼→烘干→切断→打包。即可以得到纳米抗菌竹碳粘胶纤维约500kg。
按GB/T14463-93质量检测,纤维纤度:1.63分特,干断裂强度:2.20厘牛/分特,干断裂伸长:20.1%,湿断裂强度:1.21厘牛/分特,超长率:0.2%,倍长率:0.6%,含油率:0.21%,残硫量:9.5mg/100g,干强变异系数:12.58%,疵点:1.9mg/100g,油污黄纤维:0mg/100g,回潮率11.35%,等级:一等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锦丰轧花剥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锦丰轧花剥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