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及其终端装置和基站及它们的信道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4095.5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及其 终端 装置 基站 它们 信道 调度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具有通信控制功能的基站和与上述基站相连接从而进行数据收发的终端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装置将体现上述终端装置状态的终端状态信息传送给上述基站;
上述基站则利用传送过来的上述终端状态信息来设定数据传送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状态信息的特征包括上述终端装置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信息、CPU负荷量信息或温度信息当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蓄电池剩余电量信息、CPU负荷量信息及温度信息分别被划分为4个组,并且每个组都通过2比特的数据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站根据传送过来的上述终端状态信息对数据传送方式进行设定,以使蓄电池剩余电量尽可能多、CPU负荷量和温度尽可能低、服务间隔尽可能短并且数据传送比率尽可能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传送方式的设定是通过根据上述终端状态信息设定不同数据传送时间的方式来完成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装置根据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将变化后的终端状态信息反复传送给上述基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站在从上述接收到的终端状态从判断出有必要重新设定数据传送方式时,就删除现有的数据传送方式,并且利用以上述接收到的终端状态信息为基础重新设定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由具有通信控制功能的基站和与上述基站相连接进行数据收发的终端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装置针对体现上述终端装置状态的终端状态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并传送给上述基站;
上述基站则利用传送过来的上述终端状态信息来更新数据传送调度表,并根据更新后的调度表进行数据传送。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负责将终端状态信息传送给基站;
由上述基站根据调度后的数据传送方法发送或接收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装置根据时间将变化后的终端状态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反复传送给上述基站。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负责从终端装置处接收终端状态信息;
利用上述终端状态信息设定数据传送方式;
同时,根据上述设定好的数据传送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状态信息包括上述终端装置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信息、CPU负荷量信息或温度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上述蓄电池剩余电量信息、CPU负荷量信息和温度信息分别被划分成4个组,并且每个组都用2比特的数据进行显示;
上述基站根据传送过来的上述终端状态信息来设定数据传送方式,以使蓄电池剩余电量尽可能多、CPU负荷量和温度尽可能低、服务间隔尽可能短、数据传送比率尽可能高。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传送方式的设定,是通过根据上述终端状态信息设定不同数据传送时间的方式来完成的。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基站从接收到的终端状态信息当中判断出有必要重新设定数据传送方式时,就删除现有的数据传送方式,并利用以上述接收到的终端状态信息为基础重新设定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1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装置将终端状态信息传送给基站的步骤;
上述基站根据上述终端状态信息设定或变更信道调度方式并且将其传送给终端的步骤;
根据上述设定或变更后的信道调度方式进行数据收发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0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