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两性霉素B的长效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4901.9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芳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7048;A61K47/34;A61K47/4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性 霉素 长效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胆甾醇通过小分子物以醚键接枝的聚乙二醇醚(简称PGC)的两性霉素B的稳定的长效制剂。
背景技术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又叫两性霉素乙;异性霉素,二性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一种多烯类光谱抗真菌抗生素,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特别是麦角固醇有高亲和力,在细胞膜上形成小分子通道,造成细胞内钾例子,核苷酸,氨基酸等小分子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而起到抑菌作用。
两性霉素B可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从而破坏了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通常临床治疗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为抑菌作用,如药物浓度达到人体可耐受范围的高限时则对真菌起杀菌作用。适用于下列真菌感染的治疗:隐球菌病、北美芽生菌病、播散性念珠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由毛霉菌、酒曲菌属、犁头霉菌属、内胞霉属和蛙粪霉属等所致的毛霉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孢子丝菌病,由烟曲菌所致的曲菌病等。由于两性霉素B的明显毒性,故本品主要用于诊断已确立的深部真菌感染(如获培养或组织学检查阳性则更佳),且病情危重呈进行性发展者。对临床真菌感染征象不明显,仅皮肤或血清试验阳性的患者不宜选用.
市售的可溶性两性霉素B含45%两性霉素B,35%脱氧胆酸钠和20%磷酸氢钠,已经上市的产品中为可溶性两性霉素B与去氧胆酸加适量磷酸盐缓冲剂制成的无菌冻干粉针。检索到与本发明相关的专利申请号为:02155190.1发明名称: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制备方法,介绍了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市售注射剂LD50约为2.5mg/kg,该专利中LD50约为5.0mg/kg,我们研究对比发现,用本发明制备的两性霉素B长效制剂,LD50约为15.0mg/kg,分别是上市普通制剂的6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3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非常具有开发价值。
两性霉素B已经成为临床深度真菌感染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治疗药物,增效减毒是制剂研究的要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包含微油滴于水性介质中的水包油乳液,其中所述微油滴中包含大量药理活性物质,所述微油滴通过胆甾醇通过小分子物以醚键接枝的聚乙二醇醚(PEG-(CH2)n-胆甾醇,其中n为整数,大小为2-10,以下简称PGC)将药理活性物质稳定在油滴中,碳链长度为2-10,小分二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任二醇、癸二醇中的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以醚键与胆甾醇和聚乙二醇相连,聚乙二醇选自分子量为200、300、400、600和1000中的一种,比如:PEG300-(CH2)2-胆甾醇、PEG300-(CH2)4-胆甾醇、PEG400-(CH2)4-胆甾醇、PEG600-(CH2)8-胆甾醇、PEG1000-(CH2)6-胆甾醇等,PEG-(CH2)n-胆甾醇用量以重量计为0.01%-5%。;所述微滴的平均粒径不大于1微米,所述乳液可以通过过滤除菌;所述乳液中可以加入冻干支持剂制成冻干乳,冻干支持剂选自单糖、二糖、多糖或糖醇中的一种或两钟以上,具体包括麦芽糖、乳糖、蔗糖、葡萄糖、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和右旋糖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更优选二糖类,所述的用量以重量计为1%-40%。
本发明一种包含微油滴于水性介质中的水包油乳液,其中药理活性剂为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在乳液中的用量以重量计为0.01%-0.5%;乳液中包括至少一种可注射的油、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其中:
a)可注射的油,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植物油、动物油、化学改性制造油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其中植物油选自豆油、亚麻子油、茶油、红花油、棉子油、玉米油、月见草油、花生油、蓖麻油,动物油选自鱼油、鲱油、鲑鱼油或金枪鱼油,化学改性制造的油选自中链甘油三酯、甘油单酯、甘油二酯、油酸乙酯、棕榈酸异丙酯、聚氧基氢化蓖麻油、长链或中链脂肪酸或脂肪酸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注射的油在乳液中的用量以重量计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芳,未经张文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表面孔洞和污渍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气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