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4971.4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瑞杰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斐济*** | 国省代码: | 斐济;FJ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喷雾 功能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作为夏季的主要通风散热电器被广泛使用,但大部分的电风扇仅仅是单纯的通风散热,为了适用干热地区,需要电风扇在通风散热的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湿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加湿功能的电风扇。例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320123040.2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月5日,公开了一种喷雾电风扇,其包括由底座、电机、电机调速开关、风叶、转向机构组成的风扇装置和由设有加水孔、出水孔的水箱内的水泵供水实现喷雾功能的喷雾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和喷雾装置分别安装在电机的后端和前端;所述的电机开关与水泵开关安装在同一开关座上,连接水泵的进水管直接穿过周边设有雾化齿的固定雾化盘,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由电机驱动旋转呈波纹状的甩水盘上,水由甩水盘甩出与雾化齿撞击而形成雾化。上述方案中,采用在电机的两端分别安装风扇和喷雾装置,并同时由电机驱动两者运转。喷雾装置产生的水雾由风扇装置吹出,达到加湿的效果。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电机需要同时带动风扇和喷雾装置,因此,风扇的通风散热效果会降低,否则需要大功率的电机;其次,喷雾装置产生的水雾要经过电机才能被风扇装置吹出,因此,电机长期在水雾中浸泡,水雾会对电机造成损坏,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再次,上述喷雾装置是通过甩水盘甩出水而形成的水雾,其雾化效果较差,雾化效果也难以控制。
再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620065804.0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1月7日,公开了一种具有电风扇的自动喷雾装置,它包括电风扇,驱使气雾罐气雾阀门运动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气雾罐,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与电风扇的风罩相连接,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的一端衔接,气雾罐上的喷嘴与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衔接,气雾罐为压力金属容器,气雾罐位于在传动装置的下面且位于自动喷雾装置的壳体上,气雾罐的内容物为液体和压缩气体;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紧固在驱动电机轴上的小齿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齿轮组件的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有齿牙的齿块与齿轮组件的小齿轮相啮合,齿块与喷嘴衔接。上述方案是利用气雾罐将水雾喷在风扇的前侧,再通过风扇吹出。但这种方案中的汽雾罐难以提供长期持续的水雾,一旦罐内气压降低,其喷雾效果大大降低。另外,汽雾罐安装在风扇头上,若其体积太大,则会影响风扇的通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喷雾效果好的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包括:底座;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机头,所述机头安装在所述支架顶部且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扇叶和容置所述扇叶的网罩;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风扇和喷雾;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和喷雾管路,所述喷雾管路靠近所述扇叶处设置,且通过雾化通道与所述雾化装置相连接。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喷雾管路设置在所述扇叶的前侧。
所述喷雾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孔,所述喷雾孔为通孔结构,并朝向所述扇叶。
每个所述喷雾孔的孔径从前向后逐渐变大,成锥形孔结构。
所述喷雾管路位于所述扇叶和所述电机之间。
所述喷雾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孔,所述喷雾孔的开口朝向所述扇叶。
所述喷雾管路上的喷雾孔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喷雾管路为环状结构,其外径小于所述扇叶旋转直径,所述喷雾孔与扇叶旋转中心的距离为所述扇叶旋转半径的0.3-0.7。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送雾扇叶,所述送雾扇叶由送雾电机驱动。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水腔,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水腔中。
所述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水箱。
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中空保温隔层。
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设置有盖板、带动所述盖板运动的推杆和与所述推杆相配合的弹簧,所述进水管推动所述推杆运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发明在靠近扇叶处设置喷雾管路,底座内的雾化装置产生的水雾通过雾化通道进入喷雾管路中,扇叶产生的风将喷雾管路中的水雾吹出,因此,本发明的雾化效果好;
第二,本发明的喷雾管路设置在扇叶的前侧,水雾不经过电机,不会对电机造成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瑞杰,未经高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白咀嚼片
- 下一篇:杏仁肽营养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