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5149.X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73700山东省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杠杆 动力 转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的动力转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将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动力转换结构,其主要是一个汽缸,汽缸运动到右侧末端时,打开右侧进气阀向汽缸右侧冲高压水蒸汽,打开左侧排气阀,高压水蒸汽推动活塞向左运动,运动最左端时,打开左侧进气阀关闭右侧排气阀,向汽缸左侧冲高压水蒸汽,使汽缸活塞向右运动。将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联杆滑块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各阀门的开关也是通过联杆滑块带动滑阀进行的。常见在老式蒸汽机车(火车)上,因功耗大、效率低且污染较大被淘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包括:液压动力往复机构,用以提供往复动力;转换机构,由杠杆和扇形齿轮组成,其中,杠杆的控制端与液压动力往复机构的自由端相铰接,所述的扇形齿轮设置在杠杆的支点上,其中,扇形齿轮上设置有外齿和内齿;还包括能量传递机构,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以及动力输出齿轮组成,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扇形齿轮上的外齿和内齿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棘轮与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二棘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且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限定的转向相同。
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充分利用液压往复动力机构输出强大的动力,并通过动力转换机构将往复运动放大、转换成旋转动力经能量传递机构输出,整体结构简单,动力输出损耗小,通过动力输出齿轮可输出较大的旋转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液压杠杆动力转换机构,包括:液压动力往复机构1(液压缸),用以提供往复动力;转换机构,由杠杆2和扇形齿轮3组成,其中,杠杆2的控制端与液压动力往复机构的自由端相铰接,所述的扇形齿轮3设置在杠杆2的支点上,其中,扇形齿轮3上设置有外齿和内齿;还包括能量传递机构,由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51、第一棘轮42和第二棘轮52以及动力输出齿轮6组成,其中,由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51分别与扇形齿轮3上的外齿和内齿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棘轮42与第一齿轮41、所述的第二棘轮52与第二齿轮51同轴设置,且第一棘轮42和第二棘轮52与动力输出齿轮6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棘轮42和第二棘轮52所限定的转向相反。
上述的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以图1所示的状态为基准,当液压动力往复机构1向上运动至上死点的过程中,扇形齿轮3在杠杆2的带动下向左转动,同时,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51也同时转动,但由于两个齿轮分别与扇形齿轮上的内外齿相啮合,因此,两个齿轮转向相反,即第一齿轮41在扇形齿轮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而第二齿轮51在扇形齿轮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而此时,第一棘轮42在第一齿轮41的带动下开始顺时针旋转顺时针,并带动动力输出齿轮6顺时针旋转以输出动力,而由于第二棘轮52与第一棘轮42的所限定的转向相同,所以,此时与第二齿轮51同轴设置的第二棘轮开始打滑。
当液压动力往复机构1从上死点向下死点运动的过程中,扇形齿轮3在杠杆2的带动下,向右侧开始旋转。同时,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51也同时转动,但由于两个齿轮分别与扇形齿轮上的内外齿相啮合,因此,两个齿轮转向相反,即第一齿轮41在扇形齿轮的带动下开始顺时针旋转,而第二齿轮51在扇形齿轮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而此时,第一棘轮42在第一齿轮41的带动下开始打滑,而由于第二棘轮52与第一棘轮42的所限定的转向相同,所以,第二棘轮52开始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动力输出齿轮6顺时针旋转以输出动力。依此类推,从而将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上述的本发明效率较高,可以将液压动力机构的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动力,以驱动各种机器,如可将动力输出齿轮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连接,即可发大量的电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钙夹心板
- 下一篇:带电子标签的液晶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