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效应信用延伸的征信系统与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95208.3 申请日: 2007-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452554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发明(设计)人: 简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 乔美国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Q40/00 分类号: G06Q40/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 威;徐金伟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网络 效应 信用 延伸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因特网的去中心化、网络效应及直接金融的效率性,并且打破传统金融界所采用人力征授信的方式提供会员实时的信用延伸的征信系统与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在于运用因特网建构一信用延伸的征信系统,利用信用延伸组合模块、风险实时控管模块,辅以网络效应的概念及资金金流过程,使得信用延伸接受会员在不需要经过银行费时费力的联合征信系统下取得欲借的资金。

背景技术

存放款业务一直是银行主要的获利来源之一,而银行评估是否贷款给客户则是利用征信的方式来完成。一般来说,在征信的流程中,需经由银行的征信人员审查客户的相关资料并且要求客户亲临柜台办理相关手续,接着还需通过外部专业征信机构的查询系统上传客户的相关信息,等待信息回传给银行后,可能又需进行资料的确认并进一步上传信息给予上级单位,重复不断地进行信用评等操作,进而得到所需要的征信报告。因此,传统的征信操作流程最大的问题在于使用过多的人力,产生无法避免的征信成本,同时漫长的操作时间,容易产生征信的空窗期,造成逾放的重大损失。因此,如何构造一套完整的征信系统,反映网络科技时代的金融操作需求,被金融界所引颈盼望。

随着因特网技术快速地发展,因特网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已经撼动了现今的金融产业。迄今,各银行也因应网络效应所带来的冲击,纷纷建立电子化的银行,以期取代传统的存放款业务及征信操作。然而,现今电子化的银行无法完全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征信操作或是存放款业务。即使外部专业征信机构的联征信用查询系统已算是网络电子化时代下的产物,不过,仍然无法达成全然的网络运作机制。

美国专利编号US63885594B1的“Method and computer networkfor coordinating a loan over the internet(在因特网上协调贷款的计算机网络和方法)”提供给使用者一种快速且能大量向银行及其它资金借贷机构申请信用额度的方法。该方法为申请人先依据贷款用途(如:房贷、车贷或学生贷款)在网页接口选择欲申请的项目,接着填写申请相关资料,然后申请人的资料会上传给合格的借贷金融机构并移交至征信机构(如:联征中心),以进行更详尽的资料筛选,并确认是否通过该申请案。相较于传统的征信形式,该专利虽利用计算机化的筛选过程节省了不少申请贷款的时间。不过,还是得经由外部专业征信机构,以完成征信操作。因此,该专利仍无法跳脱传统征信制度的窠臼。

美国专利编号US7133935B2的“System and methodfor real-timeelectronic inquiry,delivery and reporting of credit information(实时电子查询、传送和报告信用信息的系统和方法)”使用128SSL的加密方式传递贷款人的信用资料,防止贷款者的隐私资料外泄。同时,该专利通过因特网传递申请征信资料,再将征信机构回传的征信结果以简化统一的格式呈现。此专利虽然运用安全加密的形式保障贷款人的隐私,并且利用网络节省征信操作的时间,但是该专利仍然需要通过征信机构调阅贷款者的信用资料,因此即使引入了安全加密的概念,仍无法避免中央征信机构的限制,达到在网络基础上直接征信的模式。因此,该技术确实有其局限性。

另外,美国专利编号US6088686A的“System and method toperforming on-line credit reviews and approvals(在线执行信用检查和批准的系统和方法)”是在计算机科技的基础上,针对欲贷款的客户进行相关的资料审查、信用状况评估及审核其与金融机构的往来状况。此专利欲建构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上以取代传统的征信机构,但是该专利仅能提供客户静态的信用状况报告及征信结果,并无法针对该客户的信用额度加以灵活运用,甚至辅以一动态的效应分析。换言之,该专利虽有可行性,但究其发展性却是不尽理想。

虽然上述前两份专利都是利用网络做为媒介,提供了加速征信操作的方法,但仍需经由外部专业征信机构的审查,导致无法在直接金融的手段下完成征信操作。另外,最后一份专利虽大量使用计算机以完成征信操作,然而,仅能得到静态的征信报告。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创新的系统与方法,运用网络效应,跳脱传统征信高度集中的限制,并提出信用延伸的概念,建立一种网络基础下的信用延伸的征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美国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美国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