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关门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5361.6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勇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3/10 | 分类号: | E05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关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运作顺畅性的自动关 门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关门器主要是用于对门板提供一阻尼作用,以使门板关闭时具缓冲效 果,且关门器内部所装设的弹性元件受到压缩时可储存能量,当外力从门 板移除时,能自动缓拉门板回复关闭,如中国台湾专利第428658号公开了 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及弹簧来实现关门器动作的关门器,但是,所述关门 器的齿轮与齿条在啮合时会有齿隙存在,长期使用下,会因磨损而导致齿 隙变大,使得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出现间歇性接触,造成关门器运作的不顺 畅。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关门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关门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 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关门器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关门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关门 器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 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关门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种新型结构的自动关门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其运作的顺 畅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包括:壳体,其有一长轴方向及一短轴方 向,沿着该长轴方向设有一前腔、一后腔及一连通该前腔及后腔的中间腔, 而沿着该短轴方向设有一轴孔,该轴孔开设于该壳体且贯穿于其中间腔; 一滑动组,设置于该壳体的中间腔,且该滑动组可在其中移动,该滑动组 包括有一滑座、一第一滚轮及一第二滚轮,该滑座具有一上板、一相对于 该上板的下板、一连接该上板与下板的侧板及一形成于该上板与下板之间 的夹槽,该第一滚轮设置于该夹槽中,且其可在该夹槽中移动,而该第二 滚轮固设在该夹槽中;一传动组,其包括有一传动轴及一结合于该传动轴 的偏心凸轮,该传动轴枢设于该壳体的轴孔,且贯穿该滑座,该偏心凸轮 位于该滑座的夹槽中,且与滑动组的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相抵接;一活塞 组,其设置于该壳体的后腔,且可在该后腔中移动,其至少包括有一筒状 活塞,该筒状活塞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 第一端部连接该第一滚轮;以及一弹性组件,其设于该壳体的前腔,且抵 接于该滑动组的滑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滑座的上板及下板分别形成有一 相互对应的开孔,各开孔对应该壳体的轴孔,且该第一滚轮对应各开孔。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筒状活塞的第一端部设有一上凸 板及一相对于该上凸板的下凸板,该第一滚轮位于该上凸板与下凸板之间。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筒状活塞的第一端部另具有一贯 穿该上凸板及下凸板的枢接孔,该第一滚轮对应该枢接孔。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滑动组另含有一第一固定件,该 第一固定件穿设于该枢接孔,且该第一固定件贯穿该第一滚轮。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上凸板嵌设于该上板的开孔。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下凸板嵌设于该下板的开孔。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滑座形成有一贯穿该上板及下板 的贯穿孔,该第二滚轮对应该贯穿孔。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滑动组另含有一第二固定件,该 第二固定件穿设于该滑座的贯穿孔,且该第二固定件贯穿该第二滚轮。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滑动组另包括有一E型扣环,该E 型扣环扣接于该第二固定件的一端。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滚轮邻近该滑座的侧板。
前述的自动关门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活塞组另包括有一弹性件,该弹 性件设置于该筒状活塞的第二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豆浆机
- 下一篇:一种杂粮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