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及其记录/再现管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6422.0 | 申请日: | 200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朴容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20/12 | 分类号: | G11B20/12;G11B20/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及其 记录 再现 管理 信息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4年8月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04/001965,申请号为200480026216.X,名为“一次写入光盘以及用于在光盘上记录/回放管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写入光盘以及用于在诸如一次写入蓝光盘(BD-WO)的光盘上记录/回放管理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光学记录介质,正广泛使用可记录高容量数据的光盘。其中,近来已开发诸如蓝光盘的新高密度光学记录介质(HD-DVD)用于长期记录和存储高清晰度视频数据和高质量音频数据。
蓝光盘涉及下一代HD-DVD技术并且是下一代光学记录解决方案,其具有卓越的容量用于存储比现有DVD更多的数据。近来,已建立了用于HD-DVD的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正制定用于蓝光盘的各种标准。特别是,正提出用于一次写入蓝光盘(BD-WO)的标准。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可重写蓝光盘(BD-RE)的记录区结构。如图1所示,盘在内径到外径方向上被分成引入区、数据区和引出区。数据区具备分别设置于内径和外径处用于替换缺陷区的内备用区(ISA)和外备用区(OSA),以及在两备用区之间提供的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
如果在可重写蓝光盘(BD-RE)上记录数据时在用户数据区中产生缺陷区,则数据从该缺陷区转移到备用区并记录于一部分备用区中。这部分备用区被称作用于替换缺陷区的替换区。此外,关于缺陷区的位置信息(即关于缺陷区和相应替换区的位置信息)被记录于引入/引出区中提供的缺陷管理区(DMA1、DMA2、DMA3和DMA4),以执行缺陷管理。BD-RE具有作为最小记录单元的簇。一个簇具有总共32个扇区,且一个扇区具有2048个字节。
由于可在BD-RE的任何区域中进行重写,所以可以随机使用盘的整个区域而不管特定的记录方式。此外,由于可在缺陷管理区(DMA)中写入、擦除和重写缺陷管理信息,缺陷管理区的大小较小是无关紧要的。特别是,BD-RE对每个缺陷管理区(DMA)分配和使用32个簇。
另一方面,在诸如BD-WO的一次写入盘中,在盘的特定区域中只能进行一次写入,因此更多地限制了记录方式。这样,在要将数据记录于诸如BD-WO的高密度一次写入盘上时,缺陷管理变成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一次写入盘要求管理区在其中记录关于缺陷管理和盘管理的信息。在这点上,由于其独特的“一次写入”特性,一次写入光盘需要更大的管理区用于记录缺陷管理和盘使用状态的信息。
但是,对于诸如BD-WO的一次写入盘,没有满足以上要求的统一标可用。此外,关于当前公布的一次写入光盘的任何标准都不能解决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一次写入光盘,以及用于在光盘上记录/回放管理信息的装置和方法,其基本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它用于在一次写入盘上分开地记录和管理管理信息,从而提升盘上提供的多个临时盘/缺陷管理区(TDMA)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它用于使用管理信息有效地记录和回放光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点将部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且部分将通过以下内容的审查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以下描述及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且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如这里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记录介质,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层;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层上的多个临时缺陷管理区(TDMA);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层上的多个缺陷管理区(DMA),其中所述TDMA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和第二指示器,所述第一指示器指示哪个TDMA在使用中,且所述第二指示器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被关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记录介质,包括:至少一个记录层;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层上的多个临时管理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层上的多个缺陷管理区(DMA),其中所述临时管理区的至少一个包括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被关闭的DMA访问指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活性物质为多元素氧化物的催化剂成形体的方法
- 下一篇: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