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6452.1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桑岛秀树;工藤保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鹂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或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手机或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型化的发展中,相对固定框体可开闭地安装有可动框体的所谓折叠式的结构正在增多,在用于上述电子设备的开闭装置中,也要求廉价且开闭操作可靠的结构。
使用图11~图14D来说明上述这样的现有开闭装置。
另外,在这些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固定凸轮和可动凸轮等的关系而在剖面图中将径向放大而进行表示。
图12是现有的开闭装置的剖面图,图13是该现有的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该现有的开闭装置20具有金属制造的大致圆筒状固定体1、固定壳体2、大致圆柱状的固定轴3。在固定体1外周沿整周形成一对槽状的固定凸轮4,并且在固定轴3左端固定有固定壳体2,在中间部固定有固定体1。
另外,该现有的开闭装置20具有金属制造的大致环状可动体5、大致圆筒状的可动壳体6,在可动体5内周突出形成一对销状的可动凸轮7,并且在外周设有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凸部5A。该凸部5A插入到槽部6A而使可动体5相对可动壳体6可向轴线方向移动且向旋转方向一体旋转而形成。
在可动壳体6的左端开口部可旋转地安装有固定壳体2,固定部2A向左侧突出,固定轴3插通可动壳体6内,右端部通过挡圈8可旋转地安装在可动壳体6外侧面。
另外,线圈状的弹簧9以稍稍挠曲的状态安装在可动体5右侧面与可动壳体6内侧面之间,利用该弹簧9对可动体5向左侧的固定体1的方向施力。
并且,在金属制造的大致圆筒状反转体10的右端部形成有凹凸状的反转凸轮12,在大致环状的解除体11的右端部形成有凹凸状的解除凸轮13。与此同时,反转体10可向轴线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固定壳体2上,解除体11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壳体2上。
另外,该现有的开闭装置20在右端部设有形成凹凸状的按压凸轮15的按压体14,螺旋弹簧16以稍稍扭曲的状态将一端卡定在解除体11上、另一端卡定在按压体14上。并且,按压体14可向轴线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固定轴3左端,从固定壳体2向左侧突出,构成开闭装置20。
这样构成的开闭装置20,例如图11的手机的立体图所示,固定壳体2的固定部2A安装在上面形成有多个键构成的操作部22A和麦克风等声音输入部22B的固定框体22上,可动壳体6安装在表面形成有LCD等显示部23A和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部23B的可动框体23上。
另外,在按压体14上安装有按钮24,该按钮24从固定框体22侧面突出。与此同时,如上所述,通过开闭装置20,可动框体23相对固定框体22被可开闭地轴支承,构成图11所示的手机等电子设备。
在以上的构成中,在可动框体23相对固定框体22闭合的状态下,如图12和图14A的凸轮动作图所示,开闭装置20使可动凸轮7与从固定凸轮4向可动凸轮7的方向突出的反转凸轮12右侧的倾斜部弹性接触,可动体5通过弹簧9被向右方的闭合方向施力。因此,在安装有可动壳体6的可动框体23上施加向闭合方向作用的作用力,可动壳体23保持在闭合的状态。
并且,若从闭合状态按压操作固定框体22侧面的按钮24,则安装有按钮24的按压体14的按压凸轮15按压解除凸轮13。并且,解除凸轮13将螺旋弹簧16挠曲并向右方旋转,如图14B所示,解除凸轮13从反转凸轮12下端脱离,故而反转凸轮12向下方向移动。
因此,被弹簧9施力的可动凸轮7与固定凸轮4左侧的倾斜部弹性接触而向左侧旋转,可动体5被向左侧的展开方向施力。通过该力,对可动框体23施加展开方向的力。
如图14C所示,被弹簧9施力的可动凸轮7在固定凸轮4左侧的倾斜部上弹性接触滑动并向左方旋转期间,可动体5和可动壳体6被向左方的展开方向施力,对可动框体23施加展开方向的力,可动框体23相对固定框体22展开规定角度、例如160度左右。
此时,若手指从按钮24离开而将向按压体14的按压力解除,则被螺旋弹簧16施力的解除凸轮13向左方旋转,将反转凸轮12向上方按压。
如图14D所示,解除凸轮13、按压凸轮15返回与图14A相同位置,并且,被解除凸轮13按压的反转凸轮12向上方移动,反转凸轮12也返回到原位置。
即,通过由手对可动框体23施加开闭操作并按压操作按压体14,旋转解除凸轮13,使反转凸轮12沿上下方向、即轴线方向移动,使可动凸轮7与固定凸轮4弹性接触并滑动,可构成利用一触式展开可动框体23的所谓单触打开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