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焦单元和眼科摄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6568.5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信也;岩永知行;伊藤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3/15 | 分类号: | A61B3/15;A61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 单元 眼科 摄影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眼科医院、眼科诊所等使用的眼科摄影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5-95902号公报中公开的眼底照相机(fundus camera)包括用于表示焦点的标志(index)、照亮该标志的光源以及投影光学系统,该投影光学系统具有将标志像从瞳孔的不同位置投影到被检查者的眼睛的眼底上的分离棱镜(split prism)。
另外,如日本特开平6-142050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还已知以下这种方法:在照明光学系统中设置微小棱镜,将由眼底观察光照亮的狭缝像投影到眼底,并且进行调焦。
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必需使从照明光学系统分支的焦点标志投影镜筒和微小棱镜都沿光轴方向移动,因此,需要大的空间。
在照明光学系统中设置微小棱镜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棱镜使眼底照明光偏心以投影焦点标志,因此,焦点标志比周围的眼底区域暗。
美国专利申请2006/0077346号公报提出一种眼科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即:设备的小型化困难,由于部件数量、调整等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以及焦点标志的光量问题。然而,在美国专利申请2006/0077346号公报的眼科设备中,必需使用与照亮眼底的光的波长范围不同的波长范围作为标志光源。具体地,必需使用波长区域与用于彩色摄影的白色摄影光源的波长区域不同的近红外观察光源和标志光源。因此,美国专利申请2006/0077346号公报的技术限于无散瞳眼底照相机。另外,不能改变用于聚焦的光源的光轴。因此,必需在晶状体(crystalline lens)光圈的中央设置开口,并且会产生重影光(ghost light)。
如上所述,在传统技术中,会增大设备的尺寸,或者会产生重影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焦单元和眼科摄影设备,其能够将聚焦单元插入照明光路和从照明光路移除聚焦单元,并且能够容易地将标志投影到眼底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于使被检查者的眼睛的眼底像与摄影光学系统中的摄像元件的检测面共轭(conjugate)的聚焦单元包括:光源,其提供用于聚焦眼底像的给定颜色的光;第一光学构件,其使由光源发出的光偏转;以及第二光学构件,其将由第一光学构件偏转的光分成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沿光轴行进的一个或多个光线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眼科摄影设备包括:用于聚焦的聚焦透镜;摄影光学单元,其具有将经由聚焦透镜入射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照明光学单元,其具有用于照亮被检查者的眼睛的第一照明构件;分离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摄影光学单元的光路与照明光学单元的光路分离;第二照明构件;偏转棱镜,其使来自第二照明构件的光束偏转;以及开口,其使由偏转棱镜偏转的光束形成为焦点标志,并且该开口与摄像元件的检测面共轭。第二照明构件的主轴方向与照明光学单元的主轴方向不同。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眼底照相机的结构。
图2图解环状开口和照明光源的配置。
图3是光源的发射光谱的图。
图4是聚焦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聚焦单元的侧视图。
图6是聚焦单元的仰视图。
图7图解聚焦单元的移动。
图8图解分离棱镜。
图9图解前眼部像。
图10A至图10C图解眼底处的狭缝像的分离。
图11A和图11B是聚焦单元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聚焦单元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图解分离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眼底照相机的结构。在被检查者的眼睛E的前方布置物镜1、具有摄影光圈2的带孔反射镜3、用于聚焦的聚焦透镜4、摄影透镜5、以及快速返回反射镜6。摄像元件7将通过带孔反射镜3、聚焦透镜4、摄影透镜5和快速返回反射镜6入射的光学像转换成电的像信号。聚焦透镜4、摄影透镜5、快速返回反射镜6、以及摄像元件7构成摄影光学系统。在快速返回反射镜6的反射方向上布置反射棱镜8和接眼镜9,构成观察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销售点处进行自行现金提取
- 下一篇:层叠型压电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