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6605.2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宪孟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断电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一种强制节约用电的方法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灯饰节能的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按,现今在能源短缺与地球温室效应时代,为达到节约能源及地球环保的需要,因此,先进国家政府针对灯饰照明部份,已经明令强制需用较为省电的节能灯泡,并为达到强制节约用电的目的,更规定每个灯饰出厂时都必需加装侦测灯饰使用电流的一过电流断电控制器,而美国更规定灯饰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此规定。
请参阅图1所示,现今常用的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多在线路中串联一无熔丝开关(NFB)1,该无熔丝开关1一端是耦合于一交流电源2,另端则耦合于一灯饰3,该灯饰3与该交流电源2间并串接一开关4,当该开关4呈导通状态时,该灯饰3则会发亮,当所使用的灯饰3其发亮消耗功率所产生的电流值超过额定的电流值时,该无熔丝开关1则会因为通过的电流过大而产生过热,并产生机械性跳电的保护动作,由此切断交流电源2的供应,即当该无熔丝开关1的额定电流值是为1.5安培,而该灯饰3发亮同时产生2安培的电流值,此电流值即超过该无熔丝开关1额定的电流值1.5安培,此时,该无熔丝开关1内部则会因为受热而产生跳脱,进而切断灯饰3与交流电源2的连接,而使该灯饰3成为断路状态。
惟,已知的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其主要是将灯饰串联该无熔丝开关1,使该灯饰3运作时,其消耗功率所产生的电流通过该无熔丝开关1,并使该无熔丝开关1受热而产生机械性跳脱,使该灯饰3产生断路状态,但是此方法所连接的无熔丝开关1是不能自动复位,需要由人工方式使该无熔丝开关1重新复位及运作,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其可防止被更换超过额定值的负载,并由自动关闭电源及自动复位而产生保护作用,同时达到省电、安装容易及防止能源浪费的目的。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下列步骤:
A、串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
其是将一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以串接方式连接,使其一端连接于一负载,另端则连接一交流电源;
B、触发及控制负载运作:
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由该交流电源所提供的电源而触发及控制该负载的运作;
C、侦测电流值超过额定值:
当该负载开始运作时,该负载则会消耗功率同时于回路中产生一电流值,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并开始侦测该负载消耗功率所产生的电流值,当电流值超过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的额定值时,则进行步骤D;
D、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不导通:
当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侦测该负载消耗功率所产生的电流值超过额定值时,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则会形成不导通状态,使该负载与该交流电源间形成断路状态,即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立即控制该负载停止运作;
E、侦测电流值低于额定值:
当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侦测通过该负载的电流值低于额定值后,则再使该负载重新运作。
其中,该比流式过电流断电控制器主要包含有:
一比流变压器,其一端与该负载相连接,而该比流变压器主要包含有一低圈数的初级线圈及一高圈数的次级线圈,当该通过该负载的电流增加时,则该比流变压器初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亦会增加,同时其次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会同时增加;
一触发控制单元,其一端连接该交流电源,另端则连接该比流变压器,用以触发及控制该比流变压器另端所连接的负载;
一过电流限制单元,其一端连接于该比流变压器,另端则连接该触发控制单元,当负载产生过电流时,则该比流变压器次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亦会超过该过电流限制单元的额定电压,并同时启动该过电流限制单元控制该触发控制单元形成不导通状态。
其中,该触发控制单元为一相位控制电路。
其中,该相位控制电路为一全波相位控制电路,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一双向二极管及至少一双向晶体管,该双向二极管串接于该双向晶体管的栅极,使其形成一电子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宪孟,未经明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宪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