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方通讯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6757.2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启逞;林志祥;谢旺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方 通讯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进行多方通讯的通讯系统,及一种使多方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更特别的是,本发明的通讯系统及方法可使不同即时传讯协议间进行通讯,以达到多方通讯的目的。
背景技术
即时传讯,如MSN Messenger、Skype、Yahoo!Messenger、iVisit以及AOL Instant Messenger等,是目前一项非常普遍的网络应用。使用者之间可根据相同的即时传讯协议,执行特定的即时传讯软件来传送文字信息、音频、视频以及文件,并可同时传送给多位使用者,以达到“多方通讯”的功能。然而,不同的即时通讯软件间所采用的传讯协议不同,因此不同协议下的使用者无法进行直接通讯。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多方通讯系统,具有Skype的终端A与具有Skype的另一终端B以Skype进行通讯,而同时具有MSNMessenger的终端A又与具有MSN Messenger的终端C以MSN Messenger进行通讯。使得终端A必须安装多种不同的即时传讯软件,以与其它不同的终端通讯,造成使用上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解决以上的问题。特别是,不需建立一额外的中央服务器,即可使具有不同通讯软件的使用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艺的缺失,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及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其特点之一在于,整合各种即时传讯协议,实现多方通讯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特点在于,利用即时传讯软件建构多方通讯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的中央服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揭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系统,包含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与一第三终端。第一终端供执行一第一即时传讯协议(protocol)。第二终端供执行一第二即时传讯协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第一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供根据第一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一终端进行通讯,且供根据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与第二终端进行通讯,并提供第一终端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第一终端根据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揭示一种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首先提供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以及一第三终端;接着第一终端根据一第一即时通讯协议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第二终端根据一第二即时通讯协议与第三终端进行通讯,但第二即时传讯协议不同于该第一即时传讯协议;第三终端提供第一终端关于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以及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联机参考数据与第二终端之间收/发一多媒体信号。
结合以下的较佳实施例的叙述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将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技术多方通讯系统;
图2A显示本发明多方通讯系统的一实施例;
图2B显示通讯系统各终端的内部模块方块图;
图3显示本发明多方明通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4显示本发明网络上的多方通讯方法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200 多方通讯系统 201 第一终端
202 第二终端 203 第三终端
210 图像/声音串流模块 220 型态模块
222 直接连接模块 224 转接连接模块
230 点对点连接模块 300 多方通讯系统
301 第一终端 302 第二终端
303 第三终端 304 第四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