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8605.6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邓智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指 屏幕 上操 作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图像对象操作方法,尤指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极大部分的习知触控板或是习知触控屏幕的触碰方式乃是利用一个对象,例如一根手指或是一支手写笔,在习知触控板或是习知触控屏幕进行触控,而产生具有位置坐标的轨迹。此类型的习知触控板或是习知触控屏幕,因为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利用多个对象(例如多根手指)同时进行触碰,因此,由此类型的习知触控板或是习知触控屏幕所发展出的手势命令,不得不受到限制。
在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第094118951号《电容式触控板的多对象侦测方法》中,已揭露一种电容式触控板的多对象侦测方法,藉由至少一预设时间来辨别是噪声的干扰或是对象在触控板上的操作,以正确判断对象触碰或离开该触控板,进而准确地侦测各种不同手势的操作。所揭露的电容式触控板可提供多对象的位置侦测。
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习知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亦即手势,仍有改进之处,因而亟思发明而改良一种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其借着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的触碰变化,而操作触控屏幕所显示的对象。这其中,所谓的操作主要包含选取对象、移动对象、放大对象与缩小对象。
为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是取得在触控屏幕上被触碰点的位置信息;第二步骤是若该被触碰点的数目大于或等于三,则判断该复数个被触碰点的位置信息所构成的区域是否包含一对象;以及,第三步骤是选取在第二步骤的区域内的该对象。接着,再利用在触控屏幕的其它触碰变化,对被选取对象作移位、放大/缩小等操作。其中,第二步骤包括:在该些被触碰点的位置信息中,计算X轴中最大与最小的坐标值以获得一X轴最大间距;在该些被触碰点的位置信息中,计算Y轴中最大与最小的坐标值以获得一Y轴最大间距;依据该些被触碰点的位置信息、该X轴最大间距以及该Y轴最大间距,计算获得一虚拟矩形区域。第三步骤包括:判断该虚拟矩形区域是否包含一对象;若该对象的所有坐标值均位于该虚拟矩形区域内,则选取该对象。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操作对象的方法其实施在触控屏幕的操作示意图。
图2A~2F为本发明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另一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触控屏幕
10 触控板
12 显示器
14a~14b 物件
16a~16b 虚拟矩形区域
F1~F4 被触碰点
F1’~F3’ 被触碰点
w1 X轴最大间距
w2 Y轴最大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操作对象的方法其实施在触控屏幕的操作示意图。本发明操作对象的方法所使用的触控屏幕1可以直接使用习知触控屏幕1。一般而言,触控屏幕1包含:触控板10、以及可显示对象14a、14b的显示器12。由于触控板10为透明体,因此触控板10覆盖在显示器12时,仍可观察到对象14a、14b。触控屏幕1可侦测到多根手指按压在触控板10上所产生的复数个被触碰点F1~F3的位置信息,如图1的使用者的三根手指按压在触控板10的被触碰点F1~F3。触控屏幕1的位置信息可采为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举例来说,被触碰点F1的坐标为(X1,Y1),其它依此类推。被触控点F1~F3的坐标被主机用来判断是否选取显示器12上所显示的对象,这里所指的对象,可以是例如窗口(window)操作系统的桌面所显示的程序快捷方式图案(icon)。在不同的应用中,对象也可以是例如影像处理程序中待处理的图片。
图2A~2F为本发明以多根手指在触控屏幕上操作对象的方法的示意图。在触控屏幕1的图2A手势,可作为本发明对象选取命令。如图2A所示,使用者利用三根手指在接近同一时间触碰于触控屏幕1上,使得触控屏幕感测到三个触碰点F1,F2及F3。若触碰点F1,F2及F3构成的区域内存在有图像对象14a,则主机便选取图像对象1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8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