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利用它制造的数码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8706.3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起守;李大勋;安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复合 金属 高速 信息 通信 数码 制造 方法 装置 利用 | ||
1.一种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制造复合金属棒的复合金属棒制造步骤;
拉拔上述复合金属棒的拉拔步骤;
由上述被拉拔了的复合金属棒生产微丝的微丝生产步骤;
将上述微丝编结成多条而供给的微丝供给步骤;
将上述微丝加热而软化的微丝软化步骤;
将上述被软化了的微丝牵拉及切割而形成一定长度的纱条的纱条形成步骤;
拉伸及扭曲上述纱条而形成纱线的纱线形成步骤;
将上述纱线卷绕在绕线筒上的卷绕步骤;
在将上述纱线从上述绕线筒上解开的同时涂覆电磁波屏蔽树脂的电磁波屏蔽树脂涂覆步骤;
将上述纱线干燥的干燥步骤;
将上述纱线用纤维线覆盖的纤维线覆盖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复合金属棒制造步骤的上述复合金属棒是从金、银、黄铜、铜、铝、锡、不锈钢、铁、铜合金、银合金、金合金、不锈钢合金及锡合金构成的组中选择一种以上来制造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复合金属棒制造步骤中,选择一种金属材料并通过铸造形成第一金属部,继而将上述第一金属部的表面用其他的金属材料覆盖而形成第二金属部,从而制成复合金属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复合金属棒的直径为10~3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复合金属棒中,第一金属部由铜、黄铜或铜合金构成,第二金属部由银或银合金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拉拔步骤中上述复合金属棒穿过喷嘴,该喷嘴的出口的直径与入口的直径相比相对较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喷嘴的入口直径相对于出口直径为1.1~3.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微丝生产步骤包括:加热直径为10~30mm的复合金属棒而提高柔软性、降低拉伸阻力的步骤;在上述复合金属棒穿过喷嘴的同时将其拉伸而制作直径为1~30μm的微丝的步骤,
上述微丝供给步骤将上述微丝作为编成3~10条的束来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上述纱条形成步骤与上述纱线形成步骤之间,还包括均匀度提高步骤,该步骤中通过将利用上述纱条形成步骤生成的多条纱条一起并条及牵拉,来提高上述纱条的均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纱条形成步骤还包括用于防止在牵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丝的滑动的滑动防止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纱线形成步骤中,在拉伸上述纱条之前,还包括将在向上述纱条内部渗透添加液后使残留于表面的添加液干燥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添加液含有表面活性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电磁波屏蔽树脂涂覆步骤中,在10~50μm的厚度的绝缘树脂上涂覆1~10条纱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将上述电磁波屏蔽树脂的表面再次用纱线没有间隙地包覆后,又涂覆绝缘树脂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了复合金属的高速信息通信用数码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纤维线覆盖步骤中,将上述电磁波屏蔽树脂的表面用染色了的线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87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领域垂直排列下基板及其显示器
- 下一篇:蓝牙耳机充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