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8932.1 | 申请日: | 200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松平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24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室内空气 碳瓷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化室内空气且美化环境的碳瓷画。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民用建筑,由于受密封、装修、人员、吸烟等因素影响,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要净化室内空气采用开窗通风或物理吸附装置等方式来净化室内空气。目前,空气净化装置是用风机抽取污浊空气,并通过过滤装置或竹炭制品来吸附空气中的不良成分,但这类设备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不易推广,另外还有简便的方法,使用竹炭颗粒,借助于空气自然对流来吸附空气中的不良成分,由于竹炭颗粒是置于带孔容器中,空气对流困难,使其吸附净化效率低下,并上述装置的外形难以与室内环境溶于一体,影响美观效果。同时在日常家居、办公室、公众场所中有各种装饰画,如油画、水墨画等,这些装饰画都是平面的。但也有一些具有一定立体效果:如木雕装饰画、刺绣画等。虽然这些画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不同场合的需求,为日常生活增添姿彩,但其应用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将竹炭制品无遮拦直接暴露于空间用以吸附室内不良气体的净化室内空气且美化环境立体碳瓷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它由画框、背板、瓷画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竹炭粉板,所述画框与背板相粘接固定,并形成一个以所述画框为凸边、以背板一面为底面,所述瓷画与所述背板底面相粘接固定。
上述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所述画框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上述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所述画框可以为木、树脂、塑料、金属材料或者竹炭材料,尺寸不限;
上述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所述瓷画为动物、植物、景观或字画。
上述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所述背板可以是竹炭粉板或木炭粉板,用于瓷画固定粘接于其上;
所述竹炭粉板包括以下原料(重量份):
竹炭粉:40~80;
胶合剂:10~20;
所述胶合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系列产品。
所述竹炭粉板是由底层、中间层及面层组成,底层为竹炭粉,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面层为竹炭粉。
所述竹炭粉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筛选、备料,将竹碳粉碎加工成竹碳粉,颗粒直径≤3毫米;
b、搅拌,取竹碳粉40~80(重量份)、胶合剂:10~20(重量份),一齐放入滚胶筒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
c、铺装,在固定铁模内平铺搅拌好的竹炭粉,厚度为0.8~2公分的底层,在底层上平铺玻璃纤维网中间层,在玻璃纤维网中间层上平铺搅拌好的竹炭粉厚度为0.8~2公分的面层;
d、成型,进入油压机冷压,压力控制在10~30吨,一次成型,送进温度80℃的烘房烘干,使其固化。
本发明舍弃现有室内净化装置的容器或动力源,将竹炭制品无遮拦地直接暴露于空间,其产生负离子有极强穿透能力,能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如吸附室内的香烟、微尘、人体新陈代谢异味等;亦可用于汽车内空气净化。此外,由于竹炭中矿物质含量丰富,炭质致密,比重大,孔隙多,比表面积发达,是一般活性炭六倍,对空气中的醛类、氨类、硫化氢、以及烟碱气体有特殊的吸附和消臭作用,本发明还将瓷器制成各种各样图案,用胶合剂粘附于竹炭粉板上,做成精美艺术品悬挂或壁挂于室内,装饰美化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画框,2.背板,3.青瓷花瓶画,4.玻璃纤维网,5.竹炭粉,6.竹炭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例净化室内空气的碳瓷画,包括画框(1)、背板(2)、青瓷花瓶画(3),画框(1)与背板(2)相粘接固定,并形成一个以所述画框(1)为凸边、以背板(2)为底的凹室,用热熔胶将青瓷花瓶画(3)粘接固定于凹室内背板(2)上。
所述背板(2)为竹炭粉板,它是由底层、中间层及面层组成,底层为竹炭粉(5),中间层为玻璃纤维网(4)、面层为竹炭粉(6)。
所述竹炭粉背板(2)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筛选、备料,将竹碳粉碎加工成竹碳粉,颗粒直径≤3毫米;
b、搅拌,取竹碳粉40(重量份)、胶合剂:10(重量份),一齐放入滚胶筒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松平,未经刘松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8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