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9034.8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肖绍展;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镰泉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8/00;C04B37/04;C03C10/00;C03C3/091;C03C3/087;C03B19/06;C03B3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528219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陶瓷 复合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仿石材用途微晶玻璃,大都是以CaO-Al2O3-SiO2,MgO-Al2O3-SiO2或CaO-MgO-Al2O3-SiO2几种有限的基础玻璃为母玻璃,再增加适量的其他改性成分,以获得优良的综合工艺性能,并且派生出大量的专利玻璃组成。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50-116515(申请号昭49-023175,公开日1975年9月11日)公开了如下内容:在CaO-Al2O3-SiO2成分基础上,又外加了(Na2O+K2O),此外还规定(BaO+ZnO)为必须成分,以进而改进烧结-晶化工艺中的流动性。在中国发明申请公开CN1053047A(申请号:91100063.1,于1991年7月17日公开)中,与上述日本公开特许相同的申请人,将基础系从CaO-Al2O3-SiO2扩充到CaO-MgO-Al2O3-SiO2,此外还规定Na2O和BaO为必须成分。
在上述的两份专利文件中,ZnO及BaO均不直接参与析晶和进入微晶晶相成分,其作用主要在调整玻璃的工艺性能。但是,ZnO和BaO属高价格的原料,致使玻璃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况且,引入BaO的原料碳酸钡还是有毒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代用成分来求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法研制成功不含ZnO及BaO而且用途相同的微晶玻璃成分。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仅通过调节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Li2O)的用量至本发明所述的范围,就能够作到完全去掉价格昂贵的ZnO以及价贵又引起使用有毒原料的BaO,同时仍然获得工艺性能及晶化性能都适宜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达到了大幅度降低玻璃原料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仍以CaO-Al2O3-SiO2系为基础,并必须引入碱性氧化物,此外还可以选择性引入MgO和B2O3。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由微晶玻璃表层和陶瓷芯层复合而成,微晶玻璃成分范围以重量份数计,为SiO2 50-68份,Al2O3 3-10份,CaO 20-38份,R2O(Na2O+K2O+Li2O)3-12份,B2O3 0-3份,MgO 0-12份,此外为澄清或着色的需要,还可以再包括玻璃工艺中使用的澄清剂0-1.5份,或着色剂0-10份。
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玻璃配合料熔化成均匀的玻璃熔体,然后流入到水中水淬为玻璃碎渣,再将玻璃碎渣铺放到陶瓷砖坯上,施撒固定液固定,然后送入辊道窑继而升温经烧结-晶化热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具体地说,制备微晶玻璃时,须依下述步骤进行:
(1)制备均匀的配合料。
(2)于1350-1580℃温度下熔化形成均匀的玻璃熔体。
(3)玻璃熔体流入水中,水淬成为碎渣状。
(4)复合与晶化:取步骤(3)的玻璃碎渣,铺放到已经过高温烧成的陶瓷砖坯上,施撒固定液固定,然后送入辊道窑以不超过900℃/小时的速率升温,在900℃后,渣粒开始彼此熔并,碎渣堆成的料面明显下沉,即明显开始烧结,升到1150~1250℃保温一段时间,以便充分烧结,而后降温退火冷却,即得到乳浊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镰泉,未经霍镰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浆泵软泵控制系统
- 下一篇:简易洁净水太阳能开水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