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9577.X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秦中玉;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证 业务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Iub接口的带宽需求逐步增大。在异步转移模式局域网(ATM RAN,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RAN)下通常采用E1传输,但采用E1传输价格昂贵,且带宽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在IP RAN中引入了FE接入方式,例如各种类型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 Line,DSL),这种接入方式能够提供高带宽,但是与E1传输方式相比,FE接入方式往往无法保证有效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无法满足实时业务和高优先级业务,由此,产生了分路传输的概念,一个分路是ATM over E1,用于ATM网络中,一个分路是IP over FE,用于IP网络中。对于QoS要求高的业务,例如语音、实时业务等,在E1上传输;对于QoS要求低的业务,非实时业务在FE上传输。
Iub接口包括三个通道:操作与维护(Operation & Maintenance,OM)通道,信令通道,业务通道。其中,OM通道是在基站NodeB和维护站之间的维护通道,用于维护站远程维护基站。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无论是在ATM RAN还是在IP RAN中,都只存在一个OM通道,因此,当OM通道故障时,维护站将无法远程维护基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保证维护站与基站间业务数据的正常交互。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一种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当操作与维护OM主用通道发生故障时,基站激活基站的备份IP地址,倒换至预先建立的OM备份通道,通过所述OM备份通道向维护站发送表示基站已倒换至OM备份通道的通知消息;
基站利用基站的备份IP地址,在所述OM备份通道上建立基站与维护站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OM备份通道与基站交互业务数据。
一种基站,包括:
倒换单元,用于当操作与维护OM主用通道故障时,倒换至预先建立的OM备份通道;通知消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OM备份通道向维护站发送表示基站已倒换至OM备份通道的通知消息;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利用备份IP地址,在所述OM备份通道上建立基站与维护站之间的连接;其中,基站在OM主用通道故障时,还用于激活基站的备份IP地址。
一种维护站,包括:
通知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在激活基站的备份IP地址,倒换至预先建立的操作与维护OM备份通道后,发送的表示基站已倒换至OM备份通道的通知消息;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在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利用基站的备份IP地址,在所述OM备份通道上建立维护站与基站之间的连接。
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维护站,
所述基站,用于当操作与维护OM主用通道故障时,激活基站的备份IP地址,倒换至预先建立的OM备份通道,以及通过所述OM备份通道向所述维护站发送表示基站已倒换至OM备份通道的通知消息;
所述维护站,用于在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利用基站的备份IP地址,在所述OM备份通道上建立维护站与基站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OM备份通道与基站交互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在OM主用通道发生故障时,基站先倒换至预先建立的OM备份通道,然后维护站利用基站的备份IP地址,在OM备份通道上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维护站与基站之间通过OM备份通道交互业务数据,达到维护站远程维护基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路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维护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钞厚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中的尾气回收、利用工艺